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企业近年快速扩张,产业面临三大考验
闲置猪场能否起死回生?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18日
版次:
09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萧佳
据新牧网猪价指数显示,2024年1月1日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整体持续下跌,多省跌入6元区间。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是从业几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为了拯救2024年的猪价,有人提出企业应主动减产,也有人认为只有拆猪场才能从根上解决产能问题。
近年来,养猪企业跑马圈地,快速扩产,给整个产业带来三大考验。
考验一
产能过剩
闲置猪场将继续增加
前些年,各大养殖企业跑马圈地,但随着猪价下跌,企业资金短缺,大量闲置、烂尾猪场出现。有的猪场即便投产,受生物安全等影响也无法满负荷生产,产能利用率低,导致企业养殖成本增加。有业内人士判断,2024年闲置猪场还会增加,一部分或用于做代养业务。
处理闲置产能,回笼资金,降本增效,多家企业作出尝试。
新希望在1月8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闲置猪场处置方面,2023年已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一些比较明确的交易方案。2024年,随着猪周期反转,对手方的交易意愿会更强,应该会有交易落地,实现资金净流入。
温氏股份曾多次强调,要利用好现有产能,努力早日实现达产满产。在养殖行业,提高产能利用率,是常见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
扬翔股份副总裁高远飞2024年1月13日发文《有所思》称:“现在那么多闲置产能,会不会有一家、两家有一定养猪能力的新团队站出来,用统一的模式来改造和经营一批之前玩不下去的猪场,专门盘活死资产。”
天蓬牧业总经理赖蔚华认为,2024年会有更多养殖场加入到代养大军中,既包括去年、前年清场后空场待租的猪场产能资源,也包括2024年新退出的产能,“这两年空闲出来的猪场越来越多了,出租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新的高标准场都不断地退出,旧的破烂场就更没人要了。”他指出,“代养业务依赖于饲料厂的辐射半径、母猪场的辐射半径,以及代养团队(服务部)的辐射半径,所以处于代养公司服务半径的养殖区域,还能发展这个业务的区域,趁早开心吧,如果不在这个半径内的,恐怕猪场条件再好也没有办法发展。”
考验二
降薪裁员
农牧业停工人数增加
中国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曾盲目快速扩张的猪企如今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拖欠供应商货款,裁员降薪,拖欠员工工资等。行业人士预测,这一现象在2024年仍将持续。
据牧通人才网消息,2023年的最后一天,某上市猪企子公司员工收到了停工通知。通知显示,受行业周期影响,公司缩减部分经营规模,基于降本增效考虑,自2024年1月1日起,该员工所在岗位处于停工状态。停工期间,第一个月将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发放工资,第二个月起只发放基本生活费1610元/月(税前),直至岗位复工,但何时复工不得而知。
广东韶关的李雄(化名)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前公司(广东广汇农牧有限公司)欠他25万元(含各项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未休年假工资、加班工资)及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等。他于2023年4月离职,2023年8月15日向法院起诉,至今讨薪未果。
近日,唐人神集团官方公众号发布董事长陶一山致广大员工的公开信。陶一山表示,本轮猪价低迷使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司也遭受了创业以来的最大困难。他带头减薪30%,总裁减薪20%,集团及事业部中高层管理人员减薪10%,基层管理者和广大基层员工不减薪。未来,公司将千方百计让广大员工获得比行业高出30%以上的收入,不能让员工增加收入的干部一律免职。
考验三
深度亏损
最低猪价或下探至5元区间
本轮猪周期正经历漫长的下行期,呈现“深亏损、高负债、慢去化”的特点。如何挽救猪价?
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进农牧”)董事长何新强在参加2023中国农牧业风云会圆桌论坛时公开表示:当前养猪业深陷困境,需要猪企尽快调整结构,自觉减少供应量,不主动减产的结果是被动减产,被动离开养猪业。东进农牧早已主动调整产能,从4万头缩减至2万头。
像东进农牧这样主动减产的巨头毕竟是少数。行业人士赵西(化名)认为,不要指望疫情去产能,更别指望巨头主动去产能。减产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缓兵之计,一旦猪价上涨,“届时是母猪就留下,半年后产量便可以创新高”。他认为,只有轰轰烈烈地来一场环保拆猪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因猪价长期低迷,正邦暴雷,傲农等企业负债率高、经营困难等,这些问题在赵西看来,所有的暴雷只是合并,产能不会因此减少,只会更加集中或者还会变大。未来中小散户只有快进快出,才能实现有利润,持久战一定会亏本。
年关临近,返乡潮开始,猪价走势会不会向好?赵西并不乐观,“某些大猪企会在1月份大量出栏,肥猪价格或下探至5元区间”。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在“预见2024·猪业亮见”新年公益直播中表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近一年时间,降幅为5.3%。按照5.3%的幅度研判,猪价上涨的潜力空间大概为50%。排除情绪、疫病等异常因素的影响,按照正常生产节奏和历史周期、猪价对应关系,2024年猪价有望涨到18元/公斤。若产能加速去化,预期接下来这一轮周期的价格上涨高度或更乐观。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圳大学生AI养鸡喜获丰收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圳大学生AI养鸡喜获丰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