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医托”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23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获悉,近日,当地警方捣毁一个专门在各个知名医院周边实施“医托”诈骗的团伙。(1月19日新华社)
@杨超:无论国内国外,真正顶尖的专家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一旦有这样的稀缺就很难不被“号贩子”“医托”这样的存在钻空子。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病人本身要有相关的知识和火眼金睛,另一方面可能只能靠一个有执法权的——当这个人再出现在医院,就可能面临很严重的惩罚时,他可能就不敢再来了。因此,解决医托问题,很难从顶尖医疗资源分配上去解决,只能是靠执法的刚性力量。
@张广:与“医托”相类似的还有“药托”,他们向病人兜售假药,牟取暴利。2002年底,市人民医院曾抓住了两个“药托”,发现他们包里装的全是一些蒜皮、葱叶、树皮混杂在一起的假药,这些假药根本没有什么医疗效果。
“医托”“药托”以骗人钱财为目的,不但给病人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还耽误病情,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了身体上的损害。程院长告诫广大患者,切勿贪图一时便宜而听信“医托”的游说,治病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不要听信那些所谓的“神奇疗效”,只有科学治疗才是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否则,只能是赔了钱财,害了自己。
@张彪:医托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但是对于求医心切的患者来说,医托的“情真意切”“现身说法”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一旦发现上当受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求助,配合对医托犯罪行为的查处。对于病人及家属来说,也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更要多留个心眼:哪有那么多老乡、病友正巧让自己碰上,哪有那么多偏方包治百病?
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健康,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我们要把健康托付给医生,而不是医托。
@汪昌莲:如果将“医托”的猖狂行为,比作是疯长的杂草,那么非法雇佣“医托”的一些民营医院,就是寄生的土壤。有的民营医院,虽然有正规的行医证照,但其与“医托”相互勾结,那在经营上就是违法的。而一些患者容易上当受骗,助长了“医托”的嚣张气焰。可见,“医托”如此猖獗,不仅仅因为有些公立医院门诊力量不足,病人立场不坚定,轻信“医托”,也是主要诱因之一。特别是,此前据媒体报道,在北京某“医托公司”,每拉一名患者住院,“员工”可拿走1000元,如此高的利润,导致一些非法诊所,与“医托”相互勾结,形成一条黑色利益链。
然而,“医托”忽悠病患,与诈骗无异,而且骗的大都是老年患者的救命钱。再者,“医托”将患者骗至无良医院,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过多检查、过度诊疗,轻则多付点费用,重则延误病情。可见,“医托”忽悠病人,等于谋财害命,必须坚决、持久地打击。首先,地方政府应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以保护医患双方权益为重点,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协调各部门做到职责分明,形成执法合力,大力规范净化医疗市场。
上一篇:
谁在种地?不是问题的大问题
下一篇:
说三句话被罚两百 村规民约不能乱来
上一篇:
谁在种地?不是问题的大问题
下一篇:
说三句话被罚两百 村规民约不能乱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