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阿姨不停流鼻水 竟是脑子有“破洞”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1月23日版次:11

  专家在高清4K神经内镜系统辅助下手术。

  今年66岁的穆丽娜阿姨(化名)就是一位饱受脑脊液鼻漏困扰的患者,她不仅白天要忍受着每时每刻鼻腔里面滴滴答答流淌的“清水鼻涕”,到了晚间更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些液体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令人难以忍受,更是经过咽喉部吸入肺部,导致阿姨肺部出现严重感染。她辗转全国各地多家医院求医,最终来到了距离家乡4000多公里外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的帮助下,顺利接受了颅底修补手术,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鼻腔反复流清水
  家住乌鲁木齐的穆丽娜阿姨,一年前不明原因开始出现鼻腔流清水,刚开始以为是感冒流鼻涕,后来发现鼻涕竟然日复一日不停地流。经过当地医生检查,其流出的竟然是脑脊液,明确诊断为罕见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进一步完善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她的颅底硬膜竟然自发产生了一个不足1平方厘米的破洞,使得本因被大脑吸收的脑脊液顺着破口泄漏、从鼻腔流出。不仅导致脑脊液丢失,出现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更为麻烦的是,白天患者尚且能把脑脊液流出来、吐出来。到了晚上,患者平躺时,脑脊液还会因为重力的原因悄悄顺着咽喉部位流向肺部,导致肺部出现误吸症状,发展成为严重的肺部感染。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脑脊液漏,开展各类神经外科手术予以治疗、堵塞即可。可穆丽娜阿姨自身的身体状况非常堪忧,因为罹患过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功能差,手术前的麻醉又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如此复杂的基础条件,将大大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这也是辗转全国多家中心后不能开展手术的关键所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周国斌主任告诉记者,患者的脑脊液鼻漏导致了肺部感染,需要进行颅底修补手术,而肺部感染又导致患者麻醉风险过高,无法接受手术,患者的病情自此进入了一个似乎无解的死循环。
微创手术成功补漏
  在广东援疆干部的引荐下,穆丽娜阿姨和家人找到了曾有过援疆经验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唐凯主任,并了解到了省医已常态化开展鼻颅底神经内镜手术,于是便辗转4000多公里来到了广州,住进了省医。
  入院后,她接受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神经外科牵头,联合呼吸科、麻醉科的专家共同组成多医疗团队,进行了全方位的会诊。呼吸科专家负责对其肺功能、肺部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她的特殊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抗感染、肺部支持方案;麻醉科周国斌主任则负责为穆丽娜提供安全和舒适的麻醉和术中监控;神经外科唐凯主任、郭文龙主任、毛承亮主任则为她拟定了手术方案。
  手术中,在高清4K神经内镜系统的帮助下,唐凯主任把手术器械从患者鼻腔置入,在颅底寻找到硬膜漏口。探查发现,经过长时间的脑脊液漏,液体浸泡以后蝶窦内粘膜早已被侵蚀菲薄,于是决定利用患者自体的脂肪组织进行修补。整个手术2小时,患者颅底的脑脊液漏得到了完美的修复。而麻醉团队的精准麻醉、控制,使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快速拔除呼吸机、插管,避免了因插管、上机带来的肺部相关疾病进展。
  手术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医疗、护理团队也一直给予她围手术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心理支持。经过两周的时间观察,穆丽娜没有再出现鼻漏的情况,气喘、夜间难以入睡的症状也逐渐缓解了。拔除填塞鼻腔的纱条后,她高兴地告诉医生,鼻腔漏液的情况再也没有了。
◎科普小贴士
  脑脊液漏通常由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引起。颅底骨质缺损或变薄,如外伤、感染、手术等,都可能出现脑脊液漏,也可能存在原因不明的颅内高压,使得脑脊液分泌-吸收失衡。像穆丽娜这种自发性脑脊液漏,属于比较罕见的情况。
  脑脊液漏常常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原因是此年龄段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造成骨质疏松。程度轻微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头高位休息、避免用力擤鼻涕等措施,而严重者往往需要进行颅底修补手术。
  神经外科借助于颅底手术和显微手术积累的大量经验和优势,在4K颅底内镜这一新型工具的帮助下,使得修补更具有准确性和针对性,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效果更加确切。   □省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