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黑臭水体”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2月22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生态环境部日前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解决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2月15日新华社)
  @黄小赠: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要三步走。第一,要组织开展试点,督促各地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性、系统性治理措施,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第二,要完善政策体系,修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进一步完善排查要求,细化成因分析,规范治理效果监测评估,强化水体长效管护。
  第三,要提升整治成效,以国家监管黑臭水体为重点,对已完成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健全完善日常监督评估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加强调研评估,推进农村黑臭水体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确保取得整治实效。
  @夏星辉:畜禽和水产养殖、种植业以及沿岸生活垃圾堆积造成的面源污染,是农村黑臭水体最主要的污染源。并且,农村多数以沟塘为主,水系流通不畅,也为黑臭水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虽然农村与城市的黑臭水体污染来源存在差异,但是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思路仍然可以应用于农村。农村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都围绕着控源截污、内源控制、生态修复、补水活水等方面进行重点整治,具有相同的治理理念,因此,可以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相互借鉴。
  @梅梦索:深入治理农村黑臭水体,要突出治理重点、厘清责任边界、层层落实推进。农村地区水域面积大、水体污染严重,无法实现全覆盖治理,须紧抓农村地区较大面积的黑臭水体开刀。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边界,政府对符合条件的治理水体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同时督促农村地区相关污染企业承担起治理责任,强化政府与市场的上下游协同合作。层层落实推进,从政府主体到市场责任再到群众个体,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和功效。
  深入治理农村黑臭水体,要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坚持不懈,善战善为。每个村的自然生态、区域经济、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发展水平皆不相同,因此针对黑臭水体治理也要因时施策、因事制宜。既要遵循黑臭水体治理的内在科学规律,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研判解决。切忌“一刀切”“一填了之”“治标不治本”等简单粗暴、应付了事的做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