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阿伯心衰多年心脏随时“罢工”
植入心脏再同步除颤起搏器救命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2月27日
版次:
11
心脏再同步除颤起搏器(CRTD)工作示意图。
三年来,梁阿叔(化名)感到胸闷气短,四肢乏力,被确诊慢性心衰,但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存在高猝死风险。近日,梁阿叔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求治,医院心血管内五科(心脏重症科)为其实施心脏再同步除颤起搏器(CRTD)植入术。术后,梁阿叔的射血分数显著升高,气促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目前已顺利出院。
心衰三年药物难救
CRTD植入显疗效
三年前,57岁的梁阿叔患上心力衰竭,反复出现气促胸闷、乏力等症状,夜里经常无法平躺入睡,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不堪疾病折磨,梁阿叔多次到医院就诊,被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肺部感染”,但使用抗心衰药物治疗后,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总是反反复复。
最近,他感到胸闷、气促不适愈发严重,并伴有夜间不能平卧、全身乏力等症状,于是辗转来到了省二医心血管内五科(心脏重症科)寻求治疗。
梁阿叔入院后,省二医心血管内五科(心脏重症科)陈武奇副主任医师带领医生团队给予他常规抗心衰治疗,使得他在静息状态下的胸闷气喘症状有所好转,但活动耐量仍然较差,活动后气喘仍较明显。
省二医心血管内五科(心脏重症科)负责人、主任医师靳文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后表示,梁阿叔的病情已进入心力衰竭终末期阶段,未来生活质量极差,且存在高猝死风险,药物治疗已不能进一步改善病情及预后。
在与梁阿叔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陈武奇副主任医师为他进行了心脏再同步除颤器置入术,手术历时5小时,顺利完成。
术后,医生反复调控参数,以达到起搏器工作状态最优化。复查心电图显示,他的QRS波(时限130ms)明显变窄,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LVEF50%),心脏逐渐恢复生机。
心脏“移动救护车”
植入也能做核磁
陈武奇副主任医师介绍,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的癌症”,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最终的归宿,发病率逐年递增,且五年生存率仅约50%。
CRTD是心脏再同步除颤器的英文缩写,也叫三腔起搏器。CRTD植入是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术中最为复杂的四级手术。首先,医生在患者上胸部开一个5厘米小切口,然后在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做一个囊袋,用于放置起搏器,接着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植入左心室电极、右心室电极及右心房电极等三根电极导管。其核心技术为左心室电极导管植入,含冠状窦静脉插管、冠状窦静脉造影及经冠脉指引导丝超选靶血管,如左室侧静脉、左室侧后静脉。最后,医生在冠脉指引导丝的引导下,将左心室电极植入到靶血管。这是器械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目前的CRTD同时具备同步化(CRT)、自动除颤(ICD)、磁共振兼容(MRI conditional)三种功能,可自动监测心律失常,并具有自动除颤功能,相当于把“心脏监护室”置入心脏里面,同时也是“移动的救护车”,可以帮助心力衰竭患者实现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功能,甚至能让扩大的心脏缩小。主要用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有效防止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
同时,该装置兼容3.0T核磁功能,不影响患者以后做核磁共振检查,让心内科医生可以放心推荐心衰患者接受磁共振扫描,让放射科医生可以放心对植入CRTD的心衰患者进行3TMRI扫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佳的医疗救治方案。
□朱斌 黄怡辛 刘颖怡
上一篇:
下一篇:
8天124个“龙宝宝”扎堆出生迎新春
上一篇:
下一篇:
8天124个“龙宝宝”扎堆出生迎新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