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有陇西酱肉 那才叫过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02日版次:10
| 故乡的肉味 |
  什么是年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莫言说,是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差点儿要了小命。陈忠实说,是村子弥漫诱人的馍的香味儿……看来年味就像记忆一样,刻在人的灵魂深处,等待被唤醒。而笔者内心的年味,是母亲做的一道陇西酱肉,就着花卷馒头吃个精光,连碗底的油都不放过。
  对于笔者这样的饕客而言,“陇西酱肉”有绝对的分量。
来之不易,味道纯粹
  首先是味道纯粹。陇西酱肉的原材料主要精选猪身上的五花肉,再加入辣酱制作而成,让这道菜除了辣酱与猪肉的风味外,没有其他食材去破坏这份口感,这是顶尖食客所追求的纯粹味道。
  就笔者小时候的记忆,很多农村家庭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才会吃上猪肉,多数农村家庭基本都有养殖年猪,然而从小猪仔辛苦养到年底,很不容易,小猪仔万一生病,兽医也看不好。猪仔能够顺利养到年底,那得靠老天保佑。所以做一碗陇西酱肉是来之不易的,用作接待宾客,是有着足够的分量与诚意。
制作精良,用心良苦
  首先,选用上好的五花肉,按照碗的大小切成方形肉块。接着凉水下锅,大火将血肉沫等杂质漂浮物凝固后浮于水表面,撇去杂物。而后改用小火慢炖,放入整块姜片、盐等调料煮到八分熟捞出,此时的肉呈现出熟不变形,保持韧性。
  随后,捞出来抹上老抽上色,热油放入肉炸成表皮金黄色切成薄片。可以说,拌料是决定这道酱肉味道的秘诀,不同的辣酱做出的酱肉口味也有区别。
  将切好的肉和准备好的辣酱准备好后,进入拌酱环节。放入姜沫、辣酱、辣椒粉、鸡精、高度白酒等调料,在放一点生抽、蚝油搅拌均匀。随后,将装好肉的碗放入蒸笼中,用大火蒸一小时左右,当看到蒸出猪肉和辣椒酱相混合的红油,差不多这道美味就成功了。
四季可食,游子记忆
  袁枚在《随园食单》的“特牲单”里,提到了酱肉、糟肉、暴腌肉,“以上三味,皆冬月菜也,春夏不宜。”这些年味中,陇西酱肉因独特做法而四季皆宜,因此,在任何时候食用都别有一番滋味。
  笔者长年在外工作,从广州到甘肃陇西,两千多公里的遥远路途,让归乡变得奢侈。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好在有陇西酱肉的美味陪伴,母亲会在过年前邮寄酱肉给我,酱肉就着花卷馒头吃,夹一整片酱肉,放在馒头上,一大口咬过去,牙齿咬合溢出的红油甚至会顺着馒头流到手指,美味难以忘怀。吃到最后,连碗底的红油都不会放过,用馍馍“擦干抹净”方可罢休。
  这些美好的回味,是陇西酱肉带来的,亦是在外游子永远忘不掉的味道。
□王文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