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5版: 重点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12项活动推动 乡村文化振兴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12日
版次:
05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刘涵)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文联办公厅联合印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部署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粮安天下”农民公益培训、“爱中华爱家乡”中国农民诗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文艺作品展、“新国潮”乡村优秀文化艺术展演、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乡村文化地图发布、乡村大讲堂、农耕农趣农味文化体育活动、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大赛、乡村文化艺术基地培育、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等12项重点活动。
工作方案要求,要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全面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推动农耕文明优秀遗产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促进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性地发展。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按照文化铸魂、文化培根、文化养德、文化兴业总体布局,坚持守正创新、求真务实,以打造“有影响力传播力的管用平台”为抓手,锚定建设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坚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唱主角、农民展风采、农民得实惠,增加乡村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让新时代的乡村文化绽放瑰丽华彩。
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正确导向,培育文明乡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倡导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提振农民精气神,培育农村社会好风尚。
要坚持农民主体,促进城乡融合。贴近农民组织乡村文化活动,为农民搭建展示风采、创新发展的舞台,要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产品服务有效供给,促进文化在城乡间交流互鉴。
要坚持保护第一,赓续农耕文明。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乡村文化的根脉生生不息,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要坚持协同发力,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特色、内涵,统筹用好各有关部门文化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拓展延伸乡村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特色品牌,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上一篇:
广东10人拟入选首批乡村工匠名师认定名单
下一篇:
上一篇:
广东10人拟入选首批乡村工匠名师认定名单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