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鲍洪星:养猪是场马拉松比赛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12日
版次:
10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
策划 麦倩明 周晓凤 彭进
统筹 彭进 吴昊晖
记者 熊亚琴
“*ST正邦控股股东变更为双胞胎农业,鲍洪星出任董事长”,赶在2024年前夕,鲍洪星完成了新身份的转变,长达一年多的*ST正邦重整事件也尘埃落定。
2023年,无论于鲍洪星还是双胞胎而言,都是被行业充分“看见”和讨论的一年。鲍洪星曾说,养猪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就目前来看,控股*ST正邦后,作为选手的鲍洪星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所拥有的“后劲”似乎更足了,而他所要面对的行业审视目光,以及企业重组后带来的经营挑战,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隐形”富豪
2023年8月,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正邦)发布关于与重整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的公告。根据《重整投资协议》安排,待*ST正邦重整完成后,江西双胞胎农业有限公司或其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将持有公司约15.36%的股权。
作为*ST正邦重整的投资主体,鲍洪星和双胞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行业关注焦点。
在2023年的胡润中国百富榜单上,新面孔鲍洪星以60亿元财富首次上榜并位于第1008位。虽与国内前三大猪业巨头的财富差距仍显而易见,但并不影响业内将其称为“隐形”富豪。
除了财富,鲍洪星的“隐形”还体现在公开露面上。尽管各路声音嘈杂,2023年的鲍洪星极少在行业活动露面,更不用说媒体专访了。鲍洪星最近一次接受媒体专访还是在2022年6月做客“新华全媒访谈”。此时,距离*ST正邦被申请破产重整还有4个月,距离成为*ST正邦董事长还有1年半。
面对镜头,他介绍了双胞胎的发展现状和规划,也分享了自己在饲料技术、养殖环保等方面的观点。其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鲍洪星说,“一夜之间吃不成胖子的,每个事情都要花好多年去把它沉淀,才能把这件事情做透,不做到全行业前三,说明你还没做好。”
2023年12月27日,*ST正邦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双胞胎农业,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鲍洪星、华涛(鲍洪星配偶)、鲍华悦(鲍洪星之女)。天眼查App显示,1月5日,*ST正邦(002157)发生工商变更。
猪料王者
“双胞胎成名于猪、成长于猪、成功于猪,离开了猪,双胞胎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双胞胎集团官网的领导致辞中,摘录了鲍洪星这样一句话。
鲍洪星1964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九连山,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1988年就到了原江西省赣州市畜牧研究所下的赣南饲料厂工作,开始做饲料。1990年,26岁的鲍洪星开始从事企业管理,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后担任了经营厂长等职位。
1998年,赣南饲料厂进行改制,鲍洪星联合几个员工一起,凑了4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挂牌成立江西华利饲料有限公司,以生产鸡料、鸭料等禽料为主。产品虽然供不应求,但鲍洪星他们发现,占产品20%的猪料所获得的利润占了公司全部利润的80%以上,产品结构不合理,资金利用率低。于是,鲍洪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弱化优势明显的禽料市场,转而进军并不擅长,但市场潜力更大、技术含量更高的猪料市场,全力发展乳猪料。
鲍洪星动作很快,决心也很大。2002年,公司的全年利润大约600万元,但当年投入研究乳猪料的资金就达到了400万元。2003年,双胞胎乳猪料横空出世,并在江西一战成名。也是在这一年,鲍洪星成立了江西金苹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了双胞胎集团。业内纷纷惊叹他的眼光和魄力,两三年间,就让一个仅有十万来吨的地区性饲料企业,实现年产销连年翻番,业务覆盖大半个中国。
到2008年,双胞胎的饲料销量已达到155万吨,其中猪料占了93%,成为行业头部。而后,双胞胎也不断打破年销量纪录。如今,在猪饲料领域上,双胞胎已拥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
转型养猪
“先把猪饲料做到无可替代了,再去尝试全产业链扩张。”早年间,鲍洪星在被行业媒体问道是否会进行多元化扩张的问题时,曾给出过这样的答案,或许,在鲍洪星看来,2017年,正是时机成熟的时候。
官网显示,双胞胎集团在猪饲料销量突破900万吨的2017年,也开始发展养猪。
事实上,早在2009年以前,双胞胎就曾尝试过养猪。彼时,其在江西安远投资2700万元,兴建了一个祖代猪场,并从北京育种中心引进了1700头猪。
鲍洪星对这一尝试曾做过四点解释,其一,养猪产业本身有利可图;其二,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有必要为未来发展提前储备;其三,部分饲料可以自己猪场消耗;其四,通过猪场总结出一套养猪模式。
但当时他的想法更多是,“以猪饲料为主,养猪为辅,这一点不会变,我们绝对不会用超过5%的精力和财力去做猪场这件事。”全力发展养猪产业对那时的双胞胎来说,几乎是不会去做的事情。
在发展养猪上,2017年的鲍洪星依然动作很快,决心很大。
2018年,双胞胎集团生猪上市150万头,并逐步升级为养猪公司。2019年,双胞胎集团更是快速转型,全力发展养猪产业,通过收购、并购猪场实现母猪存栏35万头,肉猪上市200万头。2021年,双胞胎集团生猪出栏首次超过1000万头,并超过新希望,位居全国第四。
从正式发展养猪到突破1000万头,双胞胎集团仅花了4年。2023年双胞胎生猪出栏数量已达1352万头,并保持全国第四的位置(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中国猪业高层论坛)。
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双胞胎和*ST正邦联合后,三四年内,两家企业的生猪出栏量有望突破2500万头,并可与温氏、新希望一绝高下。
入主正邦
控股*ST正邦后,业内都在期待鲍洪星和双胞胎的动作。此前,双胞胎集团在重整计划中承诺,本次重整后完成后的2年内,将逐步启动自身生猪养殖、饲料等业务资产置入正邦科技的重组程序,并承诺在重整完成后的4年内完成相关业务及资产的整体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双胞胎集团饲料产销量超1180万吨;生猪上市近1000万头,生猪养殖成本7.79元/斤;实现产值超840亿元,是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在2022年6月采访中,鲍洪星谈及未来规划表示,双胞胎的主航道就是做猪的产业链,只会做核心业务,别的产业不会碰。
“2026年的目标是希望挤进世界500强,这是我们的下一个5年规划。”对于这一规划,鲍洪星说,整个生猪产业链4万多亿,有足够大的赛道。
2024年,鲍洪星也迎来了自己的花甲之年。面对新董事长的身份,新企业的经营管理,鲍洪星将有哪些新动作,值得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蛋价承压下行
上一篇:
下一篇:
蛋价承压下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