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好人优先贷”激活民间德治传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23日版次:02
  在浙江余姚市梁弄镇汪巷村,一项创新的举措“好人优先贷款”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做法不仅为被评为“汪巷好人”的村民提供了金融便利,还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持。这种以道德品行为基础的金融服务模式,对于乡村振兴和德治文化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资金是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对于有创业需求的农民来说,资金缺口往往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好人优先贷款”政策的推出,为这些有道德品质的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贷款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做法鼓励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从德治文化的角度来看,传统农村社区注重道德规范和乡风文明。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而“好人优先贷款”政策的实施,将道德品质与金融服务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德治文化的回归。当“好人”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和经济支持时,他们成为社会的榜样,激励更多的人追求道德的高标准。这种做法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的乡村社会环境。
  从这个角度看,“好人优先贷款”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好人优先贷款”向公众传递出一个鲜明而又生动的符号信息——道德并非没有用,拥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好人”同样可以赢得他人的信任和认同,从而比普通村民更容易获取信贷支持。
  当然,“好人优先贷款”并非没有风险。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须审慎操作,确保风险可控。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是必要的。通过对申请人的道德品质、还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此外,还需要注重公平性。道德品质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标准。银行应该综合考虑申请人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等多个因素,确保贷款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实现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好人优先贷款”政策的实施,为乡村振兴和德治文化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金融服务模式,我们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农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一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此外,社会组织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各方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作者杨潇,金融从业者)

下一篇:“污染环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