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居民参保热情低 只因没有“性价比”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23日
版次:
02
| 兴农评 |
随着3月即将结束,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即将结束。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时间,广东全省参保人员减少了300多万。参保人数的持续减少背后有多种原因,其中最显著的是缴费标准的连年上涨导致居民负担加重,以及人们从中获得的实惠感逐渐减弱。
以广东为例,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27元,同比增长4.8%。2024年度广东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80元,同比增长8.57%。对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医保缴费标准的增长率更高。如果一个家庭有6口人,今年将为此支出2280元。对于平均年收入仅为25142元的广东农村居民而言,这笔开支会令人“心疼”。
况且,与职工医保相比,居民医保每年都是从零起步,缺乏个人账户的累积效应。而与养老保险相比,医保带来的获得感却不明显。在农村,无论选择何种档次的养老保险,基本都能实现“缴多少返多少”的效果。加之基础养老金及相关补贴的逐年增加,使人们在老年时能维持生活尊严。相较之下,医保的报销制度复杂且难以理解,尤其在面对重大疾病需在大医院治疗时,人们会发现报销比例较低,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性价比”不高。
尽管政府在医疗保障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目前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为了提高居民参与医疗保险的积极性,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民众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稳定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逐步提升持续参保者的待遇水平,并针对现有报销制度进行科学优化。如此,方能有效提升医疗保险制度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确保每一位参保者都能从中受益。
□黄婵
上一篇:
“污染环境”
下一篇:
为预制菜“正名”,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
“污染环境”
下一篇:
为预制菜“正名”,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