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8版: 种植、农化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专家支招做好荔枝壮花保果工作
未成花的树也要施肥和防病虫害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4月02日
版次:
08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周碧燕(右一)介绍壮花保果技术。
当前,全省各地荔枝相继步入盛放期。但受此前持续的高温和多雨气候影响,今年荔枝的成花情况普遍不容乐观。
为做好今年荔枝壮花保果工作,3月29日,一场名为“春风行动2024—千村万户农技直通车”的直播活动在广州市增城区举办。活动特邀荔枝领域的专家,深入实地果园,为农户带来荔枝壮花保果的专业技术讲解。直播由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禾股份”)、华南农业大学以及南方农村报社等单位联合开展,线上观看人数超过5万人次。
花期管理方案视品种而异
“今年荔枝主要品种的成花情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开花少的现象,如何做好壮花保果工作……”面对网友们的提问,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周碧燕详细解答。她介绍,今年荔枝成花情况各异。总体上,妃子笑、白糖罂等早熟品种成花比较理想,管理好的果园成花率在70%以上。但桂味、糯米糍、怀枝等中晚熟品种成花不理想,多数果园不足两成。一些新的晚熟品种,比如仙进奉、井岗红糯、岭丰糯、观音绿等,比桂味、糯米糍成花略好一点。
“之所以成花率低,主要是气候的原因。”周碧燕指出,荔枝成花需要一定的积冷量,即持续低温。早熟品种只需要一点点的积冷量就能满足它对成花的需要,而中晚熟品种需要持续低温,中间被高温打断的时间不能太长。
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低温来得很迟,到2023年12月中旬开始有强的冷空气;下一轮冷空气虽然强度大,但两个寒潮之间相隔期长,并且中间还出现25度以上的高温,所以今年中晚熟品种成花率偏低。
针对仙进奉、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品种,周碧燕一一介绍了花期管理方案。
她指出,针对仙进奉,花穗较短弱的要加强养分管理,除了土壤施肥供给大量元素氮磷钾外,还需要补充钙、镁、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如有长了嫩梢红叶的树,嫩梢未转绿之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消耗养分,因此不宜多留,“建议留1-2片复叶,其它摘掉。”
而像桂味、糯米糍,今年成花普遍较差,花量稍多一点的树,要加强管理,争取让花和树都壮一点。“有些树没有花,我们也不能放弃不管,施肥和防病虫害还是要做,养好树,为来年的开花结果打好基础。”周碧燕说。
妃子笑今年成花很好、花量大,可以按照常规管理,“疏花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周碧燕强调,有一些地方可能已经坐果了,要做好保果防病虫的工作。
“两病两虫”防控要提前
荔枝蒂蛀虫、荔枝蝽怎么防控,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怎么预防,现在这个阶段需要怎么施肥……针对农户的问题,天禾股份技术人员介绍了荔枝全程植保和营养方案。
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天禾股份作物经理陈以健分享荔枝“叶面营养管理”方法及“两病两虫”防治方法。他介绍,荔枝进入谢花期后,从植保角度,保果需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一是钙、镁、锌、硼、钼及有机养分的补充。建议在谢花2/3时使用翠康花果灵800倍+翠康生之素1500倍叶面喷施,生理落果期使用翠康生力液800倍+翠康生之素1500倍+胜收1500倍叶面喷施。果实膨大着色期间建议在小果膨大期使用翠康生力液800倍+翠康钙宝800倍叶面喷施,在转色期使用翠康红色生力液800倍+翠康金甲1000倍叶面喷施,促进果实膨大及增甜着色。
二是防治好荔枝“两病两虫”,包括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蒂蛀虫和荔枝蝽。在谢花后、幼果膨大期、转色期,两病两虫都属于高发期,严重影响产量及品质,在这三个时期需要及时做好化学防控措施。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建议使用凯特(18.7%烯酰·吡唑酯)1500倍、赢格(43%唑醚·氟酰胺)3000倍、普瑞雷(30%吡唑酯·氟吡酰)1500倍轮换使用。荔枝蒂蛀虫和荔枝蝽建议杀成虫、若虫和杀卵的药剂组合使用,速安特(2.5%溴氰菊酯)1500倍、昊攻(6%阿维·氯苯酰)1500倍、昊击(40%甲氧·茚虫威)1500倍、彻净(19%氯氟·虱螨脲)1500倍,轮换结合使用。以上荔枝两病两虫的防控方案都建议是提前使用,防治理念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针对荔枝肥水管理,天禾股份作物经理陈成锦建议,在荔枝谢花壮果时期通过根部追肥可以有效提高果实口感,提质增产。推荐使用雅苒苗乐12-11-18或者雅苒瑞佳18-4-19硫酸钾型复合肥,可以施用2斤/株,撒施或者浅沟埋施。另外壮果肥使用后,为有效预防或者减少荔枝裂果,推荐增施雅苒硝酸铵钙,在荔枝果实长到和花生米大小差不多的时候撒施一次,荔枝大拇指大小的时候再施用一次,共施用两次即可。“钙元素在植物中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这就是从内部打好基础,有效减少裂果,增强荔枝果实品质,延长采收期。” □梅远君
上一篇:
下一篇:
遂溪甘薯全产业链产值约100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遂溪甘薯全产业链产值约100亿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