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违规吃喝”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4月30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据湖南省纪委监委4月28日消息,为持续纠治违规吃喝问题,湖南省纪委监委对6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一批干部被严肃追责。(4月28日新华社)
  @纪锋:当前违规吃喝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一方面,“公开不吃暗地吃”,变换手法继续在公款上打主意。有的转换方式,以各种名义虚列开支套取钱款;有的转移阵地,单位食堂、培训中心以及高档小区、农家乐等成为“新战场”;有的转嫁下级,吃喝费用由下属单位承担。另一方面,“不吃公款吃老板”。有的毫无顾忌接受私营企业主的宴请,有的肆意伸手“要饭”,有的甚至将私营企业主当作长期“饭票”。
  党纪国法利剑高悬,为何还有人逆势而动?表面看是满足口腹之欲、虚荣之心,实质是借饭局之便进行利益勾兑,反映出“四风”问题与腐败同源。“酒杯一端,原则放宽”,意不在“饭”而在“局”,在于围猎干部的局、权力寻租的局、营造圈子的局!如果长期得不到遏制,必然产生腐败问题,对此要高度清醒。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纠治“四风”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在“四风”问题中,违规吃喝是最容易发生、最容易败坏党的形象、最容易带坏社风民风的典型问题之一,必须横下一条心,坚定不移抓下去。
  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吃喝乱象,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纠治“四风”上持续发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规吃喝的力度越来越大,明目张胆的违规吃喝基本刹住,但隐形变异的“吃喝风”禁而未绝。
  @唐海辉:违规吃喝缘何久刹不住,一个原因在于利益勾连。有的以饭局为载体平台,积攒人脉,寻求办事方便;有的组饭局,拉近感情,搞团团伙伙和小圈子;有的认为办事吃饭理所当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则是特权思想在作怪。俗话讲“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在推杯换盏中,原则让了步、规矩抛一边,正常办理变成吃喝办事,混淆了政商之间“亲”“清”边界,影响了职务行为公平公正,进而破坏营商环境。以上这些饭局醉翁之意不在“饭”而在“局”,这个局就是“围猎”干部的局,就是权力寻租、权钱交易、营造圈子的局。这也是违规吃喝异常顽固、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舌尖上的腐败,看似小事,其实不小,它如同“温水煮青蛙”,容易使党员干部丧失警惕,陷入奢靡,最后成为“糖衣炮弹”的目标,造成党群相背、干群对立。如果任其在党内肆意蔓延,必然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社会风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