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定期杀虫少用药 珍珠斑成活率达九成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13日版次:10

  陈伟强展示自己养殖的珍珠斑。

■ 达人档案
  姓名:陈伟强
地区:湛江徐闻
养殖品种:珍珠龙胆石斑鱼
技术:观察排便情况选苗,定期消杀降低药物依赖
  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由老虎斑(母)和龙趸(公)两种石斑鱼培育出来的杂交新品种。为了养好这条鱼,湛江徐闻县迈陈镇东莞村的陈伟强(化名)用了六年的时间,成为闻名乡里的珍珠斑养殖“老炮儿”。日前,陈伟强告诉记者,养殖场内的珍珠斑成鱼已达1-2斤,“待市场价格再上涨一些,就可以出鱼了。”
观察排便情况等选苗
  “每年都到处跑啊,哪里有苗就去哪里看看。”据陈伟强透露,每年他都要从海南到湛江跑个遍“鱼苗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养殖效益。”
  挑选鱼苗时,陈伟强并不拘泥于苗种尺寸,而是更加重视体色、花纹、活力这些指标,“还要观察排便的形状及消化率等”。凭借多年的经验,他能敏锐地判断出哪些鱼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
  陈伟强指出,质量较差的鱼苗一方面影响外观,可能导致成鱼出现大斑点,一方面暗示着成鱼体质差、长速慢等,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更高。
  目前,陈伟强的养殖成功率保持七成以上。“最好的一次,我投了2万尾鱼苗,分了三个塘养殖,最终出鱼超2万斤,成功率高达九成。”陈伟强说。
睡在塘头实时管控
  陈伟强是个喜欢亲力亲为的人,六年来始终住在塘头。住所是简单的铁皮房,隔音效果很差,但这正是他所想要的环境——一旦外面的增氧机停止运作,即使他在睡梦中也能立即被惊醒,起床处理。“现在听不到增氧机的声音,我都睡不着觉咯。”他笑着说。
  在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秉持着绿色、健康的原则。他极少依赖药物干预,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日常的管理和防控之中。
  “通过定期的消毒和杀虫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为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陈伟强表示,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疾病的风险,还避免了过度喂药对鱼体健康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如果等到病害发生后再去‘亡羊补牢’,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梁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