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交友”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7月11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登录App就有美女主动搭讪,“同城可约可见面”……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不久前打掉一个利用“同城交友”软件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2.2亿元,涉案女主播账号4万余个,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26名。(7月3日新华社)
  @郭玉涛:有些交友平台一方面鼓励男性用户充值、刷礼物;另一方面利用平台优势,对女性用户采取收益提现抽成、任意封禁账号清零收益等方式让资金沉淀在平台,实现“两头吃”。
  当前大量打着“交友”旗号的平台注册主体都是科技信息公司,经营范围绝大部分没有“婚姻介绍服务”项目。有的平台以此逃避民政部门监管,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若该类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引诱他人进行注册、充值、消费的行为,并将用户资金非法占有,则涉嫌诈骗罪等。
  @闫怀志:由于应用商店已经成为用户获取App的重要入口,应用商店运营方应当进一步承担起App应用上架审核和运营监管责任。
  App上架前,应用商店应要求App运营方提供各项用户协议,并进行运营模式评估,做到合规上架;App上架后,应便捷受理和处理用户投诉,并向App运营方反馈,督促其整改,必要时下架App甚至列入黑名单。如App运营涉嫌违法犯罪,应用商店等应积极配合国家网信、公安、工信等部门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处置和坚决打击。
  @刘俊海:用户在交友平台遭受财产或人身损害时,应积极主动保全相关证据,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若交友平台利用平台优势,恶意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拒绝赔偿和退还,用户决不能忍气吞声,应通过行政或司法途径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臧梦雅:说实话,红娘不好当,在互联网上给人搭起“鹊桥”,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定要明确,人员信息真实有保障,是婚恋交友平台用户最基本的要求。一旦对用户做出了承诺,平台就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自觉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因此,各平台需要尽快堵上审核漏洞,不得“先收费后审核”,更不得以“保证书”等形式代替平台审核义务,将风险转嫁给用户。要引入实名认证制度,要求用户按承诺进行婚姻、财产证明等信息的认证之后再行提供服务,对于暂未认证的用户,应提醒其它用户注意信息虚假风险。此外,有关部门还应明确平台对用户身份信息的保护职责和使用范围。
  当然,“单身经济”的发展以及宁缺毋滥的婚恋观也在影响着年轻人对婚恋交友平台的选择。这就要求平台及时更新服务理念,调整服务方向,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日益多元的“牵手”需求。否则,越来越僵化的营销模式,只会导致用户与平台的“分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