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资本涌入东星斑产业 或加速养殖技术升级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7月16日
版次:
09
老赵(化名)是海南某石斑鱼饲料品牌的代理之一,从青斑到东星斑,老赵深耕石斑鱼产业近20载,与行业一同陷入过低谷,也一同踏足过山巅,见证了东星斑的起起伏伏。
如今行业迎来热潮,他却心情复杂。“现在很火啊,就怕这把火把行业烧坏了。”老赵说。
增产量价格承压
东星斑迅速成为海南水产界的“新宠”。近两年来,东星斑养殖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门槛,让石斑鱼养殖老手们看到了转战的可能性,也有不少养其他品种的养殖户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养殖大军当中,养殖规模迅速扩张。
高额的回报也吸引了许多资本涌入,老赵认为,“这或许意味着行业格局重塑。”据他介绍,万宁当地有几个场的老板都有着数千个池子,动辄都是上亿的大项目,跟普通老百姓的养殖体量完全不是一个层级,“在过去,一些个体户有一百多个池子,都算是非常大的养殖场了。”
如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正在抓紧兴建占地60多亩的工厂化规模化繁育车间,一年向市场提供3000万尾的东星斑优质种苗,未来目标是三四年内将达到5000万尾鱼苗供应。
老赵并不看好资本的介入。他认为,随着养殖群体的日益壮大,行业规模的天平发展也逐步走向供过于求。
“产量需要消费去平衡,不然产出那么多,消耗不掉,还是要掉价。”老赵判断,未来几年可能难以维持今年这般好的行情,“今年高企的行情主要是受前年鱼苗供应少的影响。前年陵水地区很多母鱼都出了问题,导致供苗量大幅减少。”
挖隧道获取海水
“资本的介入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石斑鱼饲料销售总经理老陈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此前东星斑养殖产业存在诸多桎梏:不标准的养殖手法,粗糙简陋的养殖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的苗种等。
在老陈看来,资本的介入有助于加速养殖技术升级,促进养殖设备现代化,加快养殖模式的更新迭代,提升苗种存活率,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如近期海南有水产养殖企业开创“880米管引水工程”,通过挖隧道联通养殖场和海洋,利用水压获取海水,解决了传统打井模式无法满足用水需求的问题,引起众多养殖户浓厚兴趣。
“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胜劣汰的过程。我们要解决问题,而非阻止问题的出现,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科学降本增效,合理应对市场调节。”老陈说。
□梁雨 林琳
上一篇:
东莞市观赏鱼产业 年产值达3.76亿元
下一篇:
海洋牧场智能平台 鑫环1号顺利下水
上一篇:
东莞市观赏鱼产业 年产值达3.76亿元
下一篇:
海洋牧场智能平台 鑫环1号顺利下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