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结果互认”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7月18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记者7月16日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广州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近日全面启用,实现了市内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不必重复进行检验检查。(7月16日新华社)
@董竹:客观而言,有些检查项目结果较为稳定,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也有诸如炎症等病情变化较快的,可能的确需要重新做检查更为准确。其中也不乏“不想互认”的因素。随着国家取消药品加成、控制药占比,检查检验逐步取代药品成为医院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认外院的检查结果,医院的收入客观上也会有所下降。
更有待解决的还有“不敢互认”。鉴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为减少因误诊、漏诊引发的医疗纠纷,不少医院和医生还是选择对别家的“片子”“单子”说不。
@明健:“医检互认”是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利民举措,但好的初衷也面临现实挑战。
从硬件来看,不同医院的检查设备的精密程度存在差异。从软件着眼,医疗器械操作者的经验和水平不尽相同。在软硬件差异的背后,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凸显出来。这些差异难免影响医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对后续诊疗造成影响。为慎重起见,也为避免纠纷,一些医院和医生倾向于“以本院检查结果为准”。
正视有关问题,更当针对性解决。关乎公众健康,理应按科学规律办事,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均衡布局。在此基础上,更新医院检查设备,提高医生技术水平,则是“补短板、强弱项”的应有之义。进一步发挥高水平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分级诊疗,优化完善相关流程,给患者提供更好就医服务,检查结果互认才会更顺利推行。
@申少铁:从实践看,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应同步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确定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更多体现检查检验外的医疗服务的价值,引导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医疗服务质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实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回应群众诉求、践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往深水区挺进的必然要求。加强信息数据共享,进一步打通难点、堵点,积极推进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篇:
激活乡村价值的新探索
下一篇:
喜迎夏粮丰收 共筑粮食安全基石
上一篇:
激活乡村价值的新探索
下一篇:
喜迎夏粮丰收 共筑粮食安全基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