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农资保供”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7月25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记者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了解到,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加快农资网络体系建设,力争到2028年基本建成全国供销合作社现代农资网络体系,实现全国产粮大县农资保供全覆盖。(7月22日新华社)
@刘瑾:农资流通行业直接服务“三农”,是连接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农户的桥梁,肩负着保障农业增产、推动农民增收的重大使命,农资供应渠道的相关单位和企业要全力保障各类农资供应,深刻理解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对维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再接再厉做好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储备工作。要加强对系统农资流通企业的服务引导,组织系统企业加强采购调运,做好供应储备,加强调运到村到店,带头稳定价格,发挥价格“压舱石”的作用。
农资质量是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供销合作社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进一步优化农资供应结构,延伸农资服务链条。加快推动农资企业渠道下沉,加强与基层社等各类网点合作,不断提高农资服务网络覆盖面。同时,加强农资质量管理,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经由供销合作社渠道流入市场,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从严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维护良好农资市场环境。
@蒋萌: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好种产好粮”,尤其要注重科研创新选育,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好现代化种业基地,培育适合本地种植条件的“金种子”。
农资成本是种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地要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在补贴资金实际发放过程中,要严格监督管理,切实将农资补贴及时、准确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确保农民不误农时购置农资、安排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张若麟:健全的农资经营网络,是确保农资供应高效畅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为了让农资及时快捷送达田间地头,送到农民的家门口,各地区各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开启了各种“智慧农资商城”小程序,打开小程序,新型肥料、高效环保农膜等绿色农资产品一应俱全,广大农民只需在数字平台下单,就有人把农资送到家门口,各地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全链服务”的数字化服务模式。供销系统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农资企业,健全完善农资经营网络,夯实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让农民享受到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
上一篇:
警惕“订单农业”背后的陷阱
下一篇:
坚决清理 师德失范的害群之马
上一篇:
警惕“订单农业”背后的陷阱
下一篇:
坚决清理 师德失范的害群之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