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农村财富·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浙江为何大力 发展地方猪产业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12日
版次:
07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浙江土特产·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以金华猪、嘉兴黑猪、岔路黑猪等为重点,打造地方猪优势产业带和“浙江土猪·地方猪”系列品牌,加快推进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肉蛋奶总体充裕的当下,浙江为何大力发展地方猪产业?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表示,浙江畜禽种质资源丰富,在悠久的养猪历史中,形成了金华“两头乌”等独特品种。目前,包括失而复得的北港猪在内,浙江地方猪还有11种,保护好这些种业资源,需要做好产业化文章。
浙江地方猪肉质优良、口感细腻,有“记忆中的味道”和“岁月里的故事”,产品溢价相对较高,受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冲击小,是猪肉稳产稳价的有益补充,有较大发展空间。
地方猪地域标识度高,结合地方菜系、地方小吃、制品加工,以及浙江兴旺发展的文旅休闲、电商销售等新业态,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打造有辨识度、有差异竞争优势、有地方文化属性、能扎根乡村的优质优价产业链,是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浙江猪出栏量稳步增加,逐步形成科技研发、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品展销、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等全链条发展态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吴钰龙介绍,2023年,金华“两头乌”能繁母猪存栏6200余头、出栏6.7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6.8亿元。
不过土猪虽然肉质优良,具备培育成特色产业的基础优势,但也存在生长速度慢、供给总量小等问题。《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强龙头、延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打造地方猪优势产业带和“浙江土猪·地方猪”系列品牌,正好可以扬长补短,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李景
上一篇:
我国首次进口非洲羊肉产品
下一篇:
上一篇:
我国首次进口非洲羊肉产品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