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农村财富·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打造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万果小镇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12日
版次:
09
◎人物档案
陈伟光,增城“万果小镇”负责人。
| 寻找高价值作物产业带头人 |
在广州增城区派潭镇,有一个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现代农业典范——万果小镇。陈伟光,一个深耕水果种植领域23年的农业人,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毅然决然地回到增城,打造了这片土地。
自2020年起,万果小镇便在这片热土上迅速崛起,一期项目已流转土地1500亩,实际种植面积达到1035亩,不仅成为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更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与增收。
“只有当消费者认可并称赞时,我们才能说产品确实出色。”在陈伟光的带领下,万果小镇不仅引进超20种新优水果品种,还创新性地构建了智慧大棚等六大特色区域,实现了生态健康、科教融合、品质卓越、技术创新及乡村旅游等多维度的综合发展。他坚信,只有真正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与体验,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与赞誉。因此,万果小镇的每一种水果都遵循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种植原则,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以草莓为例,陈伟光团队采用河沙替代传统土床,从云南引进优质苗株,并施用鱼蛋白、花生麸等有机肥料,同时运用生物防治法对抗病虫害。通过精准管道技术为根系输送中微量元素,确保草莓的营养均衡与口感鲜美。正因为有着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高要求、精准化,果园在去年11月份开园采摘草莓时,深受顾客喜爱,几度供不应求。
“回家只需开5分钟电瓶车,工资与在外打工相近,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万果小镇销售人员谭女士说。像谭女士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在万果小镇有几十人。
陈伟光利用自身资源与优势,帮助当地农户拓宽销路、提升产品品质与附加值。例如,他帮助密石村解决了柿子销路不畅的问题,通过收购并加工成柿饼的方式实现了产品的增值与村民的增收。据统计,当地村民每亩地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冯延聪 赵启旭
上一篇:
种下“中科菁” 盐碱地变良田
下一篇:
百名“飞手”集结 助雷州水稻丰收
上一篇:
种下“中科菁” 盐碱地变良田
下一篇:
百名“飞手”集结 助雷州水稻丰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