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阳江1万尾咸化驯养罗非鱼即将“下海”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9月12日版次:10

  经咸化驯养的罗非鱼可以在深海网箱中养殖。

  走进阳江市牧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牧洋公司”)培育基地,装满罗非鱼鱼苗的池子排列整齐,一尾尾鱼苗翻腾跳跃。
  近日,笔者从牧洋公司了解到,红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大规格苗种工厂化分级培育与海上网箱养成示范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并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首批约1万尾鱼苗,将于9月下旬投放到位于海陵岛的海上养殖基地,开展陆海接力养殖示范。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因刺少肉多,口感好而价格亲民备受食客喜爱。广东省是我国罗非鱼的主产区,2023年的产量达77.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2.8%。
  然而,受国际贸易市场和养殖模式局限,目前,国内罗非鱼价格不理想,市场定位低端,发展遭受瓶颈,亟须重新瞄准市场,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阳江市牧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深入罗非鱼产业与市场调研,把握行业动态与市场需求,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战略与业务布局,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抢占市场先机。
  今年以来,牧洋公司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南湾水产有限公司和广东华盛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红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大规格苗种工厂化分级培育与海上网箱养成示范。在南海水产研究所张家松团队技术指导下,开展了红罗非、吉富品种罗非鱼大规格苗工厂化分级培育,并在分级培育系统后阶段原位开展咸化驯养,技术团队采用梯度升盐方式,结合营养免疫强化和应激耐受强化,达到良好预期效果。
  此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通过实地调研、科学研究后决定,在罗非鱼养殖时,以现代微生物技术为基础,三阶段跑道式培育池工程化设施为支撑,高效循环水处理为依托,智能化精确控制为保障,开发了实现全年高产、稳产多造优质大规格罗非鱼苗的现代工业化培育技术体系,将助力阳江罗非鱼产业持续发展。
  据介绍,牧洋公司将采用罗非鱼大规格苗种陆基培育与深海网箱养成相结合,发挥陆基工厂化养殖安全、高效、全程可控和深海网箱养殖经济、环保、抗风浪等优势,实现陆海接力、淡海联动。优质海水罗非鱼不仅为罗非鱼打开内销市场增加一个“突破口”,也丰富了我国深远海养殖鱼类品种,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在推动罗非鱼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强 陈倩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