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无人养虾”有望十年内普及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19日
版次:
10
自动投料机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控制饲料用量。
■ 小档案
张俊峰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智能化技术研究室主任
“现在我们都不用去塘头看料台了,用手机就可以看料台,还可以观察虾的生长情况。我们的工人都看上瘾了。”日前,珠三角对虾降本增效养殖交流会在江门新会举行,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智能化技术研究室主任张俊峰作了题为《无人养虾的探索与实践》,吸引了养殖户的广泛关注。
系统定制化是未来趋势
问:是什么激发了您对“无人养虾”这一领域的兴趣?
答:多年以前,我们单位就开展了一些关于“无人渔场”的项目研发,比如料塔式投料机+散装料、智能开关、蟹塘割草收草一体机等的研发与应用。
科研成果需要产业化进行转化,今年6月初,我去了趟广东,参观了各种养虾模式,从土塘到近海的小棚和高位池,几乎都看了一遍。尽管一些池塘用了自动化设备,但大多数还是依赖人工,尤其是小棚几乎没有自动化设备。白虾养殖是最具活力、产值最高的水产板块之一,如何通过数字化和控制系统真正实现无人化养虾,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是激发我继续探索“无人养虾”的动力。
问:“无人养虾”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答:系统的定制化是未来的趋势。我们做系统设计时,应该以养殖品种为核心,让设备适应品种,而不是反过来让品种去适应设备,这往往是导致失败的主因。
我国养殖品种很多,养殖模式也各不相同,我们还没对某一品种进行深入的自动化养殖研究。如果只是根据需求拼凑各种设备,这往往导致效果不佳。比如我们在做鳜鱼工厂化养殖系统开发时,会与养殖专家深入讨论,并根据鳜鱼的生物学特性来设计和优化专门的设备,从而最大化系统的效能。
在“无人养虾”方面,目前我们集中在两个研发领域。第一个是无人看料台成像系统的研发,通过手机就可以控制料台起落,并通过成像系统检测料台里的残余饲料,以方便养殖户调整投喂策略。
第二个合作是投料机称重系统的研发。我们在投料机中做了一个通用版的秤,可以应用在养鱼和养虾中。这个系统通过精确地称重,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控制饲料用量,减少人工干预。这个系统还可以统计每天的饲料用量,并形成系统的后台数据,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成本。
降低成本惠及更多养户
问:在技术推广普及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挑战?
答:价格高昂确实是设备普及的主要障碍。科研院所开发的设备如果无法被大多数用户接受,最终只能成为“抽屉里的成果”,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务实的态度,首先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才能逐步推进未来的技术发展。当前,我们的重点是解决与人工相关的问题,例如搬运饲料、无人投料、监测水质、施药、检测料台等一系列高频率的工作。这些设备不仅要可靠,成本也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更有利于推广应用。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应用降低设备成本,同时积累大量的生产数据,以便建立更加完善的模型和系统,这是无人养虾技术的核心所在。
问:您如何看待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特别是无人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答:我认为“无人养虾”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步是实现远程控制渔场;第二步是发展无人值守渔场;第三步是实现自主无人渔场。
每个阶段都有其重点任务,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研发攻关的料台成像系统。我们计划通过低成本的方式,每小时拍摄一次照片,并将这些数据推送到养殖户的手机上。未来,我们希望推出一个自动分析系统,提供具体的投料建议,同时允许用户进行手动调整。
我相信,通过这些阶段的发展,“无人养虾”这一目标在未来10年内是有可能实现的,届时将彻底解放人力,实现精准、高效、可控的养殖管理。
□区冠文
上一篇:
下一篇:
二代苗种人工繁育
上一篇:
下一篇:
二代苗种人工繁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