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鸭子不避雨是生存策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9月19日
版次:
11
| 科普 |
夏天下雨时,大多人都会匆忙寻找避雨之处,而在水塘、湖泊旁,我们经常会发现鸭子等水鸟,丝毫不在意雨水,静静地站在岸边或浮在水面。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一看似不合常理的行为背后,实则隐藏着鸭子独特的生理特性和生存智慧。
包括鸭子在内的被称为“游禽”的水鸟,为了适应游泳的生活,它们的羽毛往往是防水的。
比如鸭子,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绿头鸭,它的尾部有一个油脂腺,会分泌特殊的油脂,鸭子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会将其涂抹至全身的羽毛上。羽毛表面被均匀涂抹了这层油脂相当于有了一层薄薄的“隔离霜”,不会和水产生接触,也就不会被水打湿从而能保持干燥,并且紧紧地重叠贴合在一起。
这时雨水落在鸭子的羽毛上,水珠就会顺着羽毛之间的缝隙滑落下去,并不会将羽毛打湿。
在鸭子表层的羽毛之下,还有一层绒毛,我们做羽绒服的时候,填充的“鸭绒”主要就是这些绒毛。这些绒毛有非常好的保暖性,而且鸭子还可以通过肌肉的收缩、扩张控制羽根,从而调整绒毛的蓬松程度来调节体温,只要雨水不打湿绒毛,它们就不会感觉冷。
很多水鸟在育雏期,雏鸟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缺乏保温能力,绒毛很容易被雨水打湿导致失温死亡。这时雏鸟往往会钻到亲鸟的羽毛中以得到亲鸟的庇护。
同时,在雨中保持静止,也有助于鸭子减少体力消耗、保存体力。对于任何一种野生动物来讲,它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儿除了繁殖,可能就是觅食了。
降雨可能对鸭子的觅食活动造成一定的困难。雨水可能会冲刷掉水面的食物,使食物变得难以寻找。鸭子可能消耗的体力很大,但是找到的食物却不多,导致投入和产出比严重失衡,那这时候反倒“躺平”休息一下保存体力是个好主意,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减少体力消耗。这种保存体力的策略对于鸭子来说是有利的,尤其是在食物稀缺或环境恶劣的情况下。
另外,降雨往往会伴随着大风、闪电、雷鸣等气象现象,绝大多数水鸟并不擅长在陆地上行走,这时候如果选择移动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很可能被风吹倒,导致受伤。而在水中,大风可能会引起比较大的波浪,对于水鸟来讲同样有比较大的安全隐患,闪电与雷鸣也会让水鸟的视觉、听觉造成影响,导致短时的失明或失聪,这个时候乱跑也容易撞伤或摔伤,群居的水鸟还有可能发生踩踏现象,这时不如站着不动或找个相对平静的水面休息一会儿。
以上说的这些情况,往往是小雨或中雨时鸭子等水鸟应对的一种方法,但如果遇到了大雨或暴雨等极端天气,水鸟也会寻找有遮挡的隐蔽处躲藏,就算是羽毛防水,遇到大暴雨的情况也是无济于事。这时水鸟会飞到大树上、石头的缝隙中或者岩洞里避雨,等雨过天晴之后再出来活动。
□二猪
上一篇:
苏轼是陶渊明的“粉丝”
下一篇:
世说新语
上一篇:
苏轼是陶渊明的“粉丝”
下一篇:
世说新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