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松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9月26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贵州开展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试点工作以来,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会同省内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基层基础数据报送进行“流程再造”,建立基层基础数据统一填报机制、建成“一张表”系统。同时按照“一次采集、分级共享”原则,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9月23日新华社)
  @殷烁:数字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让数字政务远离形式主义,关键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一方面,对于政务应用程序的开发,不能拍脑袋就上马,要综合考虑基层治理情境的复杂性、差异性,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弄清楚开发新应用程序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哪些功能可推动问题解决?某项工作是否有必要电子化?从而有针对性地满足干部群众的实际需要。
  另一方面,对于已建的政务应用程序,要加强统筹,对功能相近、重复的应用程序或工作群组进行整合,避免同质化。针对同一事项或数据,可通过技术赋能,建立完善高效集成的政务平台,加强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用“算力”解放“人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还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真正把工作实绩作为衡量标准。
  @刘海军:为基层干部减负,实际是为其加油鼓劲。自从党中央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释放鲜明信号,诸如困扰基层的文山会海、处处留痕、频繁迎检等形式主义问题得到了极大解决。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形式主义往往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一些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方能让形式主义等作风顽疾无所遁形。
  形式主义的对头是求真务实。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简化制度、简化方法、简化模式。各地各部门要树牢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土壤的决心,既要有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又要把“当下改”和“长久治”结合起来,以过硬的措施,“零容忍”的态度,扎扎实实地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党员干部摆脱形式主义束缚,放开手脚大胆干事创业。
  @杨丽榕:工作“留痕”的初衷是为了更好明确职责、推动工作,但一些地方和单位片面强调“留痕”,重痕不重绩、留痕不留心,热衷于搞自以为是的台账“创新”,导致“痕迹管理”变成了“痕迹主义”,工作实绩汇报就变成了台账材料“表演”。基层干部干得好不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强不强,不能“以痕迹论英雄”“靠台账评优劣”,而是要以实绩、实效论英雄,把不必要的“留痕”去掉,把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材料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真正走出办公室、下沉到一线,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来,把真正的“痕迹”留在人民群众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