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术中唤醒”手术精准切除脑瘤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0月24日
版次:
07
肿瘤与脑组织分界不清,紧邻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区,一点失误便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语言、运动障碍……如何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为患者保全运动、语言功能?近日,中山一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张弩教授主刀,麻醉科、康复医学科、手术室等科室联合,成功实施一例“术中唤醒”手术,精准切除患者语言功能区的胶质瘤,并最大限度保全患者运动及语言功能。
患者谢先生(化名)是一名来自阳江的五金配件设计师,自去年4月起,他反复出现右侧肢体抽搐乏力的情况。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后,发现他存在左额叶胶质瘤,该肿瘤紧邻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区。
由于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要想在最大限度切除胶质瘤的同时,保护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手术难度极大。传统的开颅手术在切除肿瘤时,很容易损伤功能性组织,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语言、活动障碍。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中山一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决定采用“术中唤醒”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下唤醒,使其能够配合医生进行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测试等任务,从而达到精准沿着肿瘤的功能边界切除肿瘤的目的。
手术前1周,医疗团队就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心理评估,以确定患者病灶与功能区的确切位置,判断患者对术中唤醒手术的耐受性,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模拟训练。
手术当天,在谢先生麻醉状态下,医生开始了开颅手术。在准备进行肿瘤切除前,麻醉科江楠教授及许淼副教授将谢先生唤醒。张弩教授主刀手术,他在进行功能区肿瘤切除的同时,康复医学科陈曦教授立即对谢先生进行了运动及语言功能测试。通过谢先生的实时反应,医生们成功确定了功能区的位置,并精准地切除了肿瘤。
手术过程中,谢先生表现得非常平静和配合。这种高度的配合和信任,依赖于充分的术前沟通和术前模拟训练,这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手术,谢先生的胶质瘤被精准地沿着功能边界全切。术中经神经导航确认,切除范围已完全达到影像学显示的肿瘤边界。术后谢先生不仅能正常活动,语言交流也不存在障碍。
“‘术中唤醒’技术可以为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实现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功能性脑组织,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功能障碍,这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张弩教授表示。
□中一
上一篇:
高州市人民医院参与项目荣获一等奖
下一篇:
尿毒症瘙痒 或有新解药
上一篇:
高州市人民医院参与项目荣获一等奖
下一篇:
尿毒症瘙痒 或有新解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