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秋冬发热高峰季 儿童用药要注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0月26日版次:06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发热成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面对孩子的发热,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但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专科主任医师陈广道,就儿童退烧药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解答。
◎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退烧药
  陈广道主任指出,儿童退烧药的专业名称为解热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其中,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常见用药,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儿童,当腋温≥38.2℃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药对症处理。然而,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尼美舒利、炎痛喜康等药物则不适合儿科退热使用。
  在退烧药的给药方式上,陈广道主任强调,口服是儿童的首选剂型,可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合的滴剂、混悬剂、片剂、胶囊等。当患儿出现昏迷不醒、吞咽困难、呕吐、易激惹等状态时,应选择其他剂型,如直肠给药或静脉给药。
  对于退烧药的重复使用,陈广道主任表示,可以重复使用,但需关注用药间隔。对乙酰氨基酚最短间隔时间为4小时,布洛芬最短间隔6—8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同时,每日用量不能超过最大限制剂量,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出血等。
  此外,陈广道主任特别提醒,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进行退热。虽然有一些文献报道联合使用可以降低体温,但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且关于联合或交替使用退热药治疗的安全性研究较少,有可能造成肝、肾损伤。如病情需要时,请遵医嘱用药。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应尽早就医
  在退烧药的禁忌症方面,陈广道主任指出,对乙酰氨基酚应禁用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失代偿的活动性肝病患儿;布洛芬则禁用于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儿,以及有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重度心力衰竭、心脏围术期的患儿。
  同时,陈广道主任还提醒家长,退热药不可与一些含有相同或作用相同成分的感冒药连用,否则会造成药物过量,导致器官损伤。如无法确定是否可以联合使用,请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最后,陈广道主任强调,当孩子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年龄小于3个月,或出现无法进食和饮水、按压不褪色的皮疹、面色苍白或灰暗或发绀、皮肤花纹、神志不清或反应很差、肢体活动障碍、持续疼痛或哭闹不止、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持续高热不退(>39℃)、抽搐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汪祥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