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6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大泡”占据半个肺 微创手术成功缩小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0月26日
版次:
06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廖槐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合并巨大肺大疱及尘肺病的64岁患者吴叔实施了CT引导下的经皮经胸腔微创介入治疗。术后,吴叔的肺大疱显著缩小,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并于近日顺利出院。
吴叔是一名矿工,有20余年的吸烟史和慢阻肺病史,同时受职业影响,左肺还患有尘肺病。近10年来,吴叔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近2年并发了右肺巨大肺大疱,导致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日常生活和睡眠都受到严重影响。他曾多次在当地住院治疗,但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两个月前,吴叔在儿子的陪同下慕名来到中山一院就诊。廖槐教授通过CT检查发现,吴叔的左肺密布粉尘,右肺有一个巨大的肺大疱,仅剩下1/3的正常肺组织。考虑到吴叔的肺功能状态很差,气道狭窄,且由于长年尘肺导致右上肺支气管已经闭塞,专家团队决定采用经皮经胸腔微创介入治疗。
经过精心准备,廖槐教授团队分两次为吴叔实施了经皮经胸腔微创介入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吴叔的右肺巨大肺大疱成功“瘦身”。术后,吴叔在内科ICU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接受严密监测,经过近两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显著改善。
一个月前,胸腔引流管顺利拔除,吴叔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他表示:“我现在能躺着睡觉了,讲话也顺畅多了!”两天后,他已经能摘下氧气罩行走一段时间,并于当天顺利出院。
廖槐教授介绍,慢阻肺早期诊断率低,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达到中重度,并且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对于重度和极重度患者,药物治疗非常有限,以往只能选择外科肺减容术或是等待肺移植,但外科手术创伤大,肺移植风险大且供体难寻。此次采用的经皮经胸腔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为终末期慢阻肺患者提供了一个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新选择。
廖槐教授提醒,戒烟、避免过多接触粉尘污染物对于预防慢阻肺非常重要。同时,定期接受肺功能检查,及早发现疾病端倪也很关键。对于慢阻肺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中一
上一篇:
乳腺问题不要拖 早治提高生存率
下一篇:
香菇豆芽玉竹汤
上一篇:
乳腺问题不要拖 早治提高生存率
下一篇:
香菇豆芽玉竹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