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农业农村部发布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冬闲田种植蔬菜可维持土壤肥力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14日版次:07
  为提高我国蔬菜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等研究提出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南方塑料大棚
  (一)加强生产环境调控
  1.改善棚内光照条件。选择透光性好、流滴持效期长兼具防青苔的多功能薄膜,厚度应在0.08mm以上,可选择PE、EVA或PO多功能薄膜。
  2.保温控湿。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对温度的要求,在大棚内采用轻型保温材料短期浮面覆盖或采用“大棚+中棚+小棚”多层覆盖等方式保温。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白天应及时打开多层覆盖的内膜,提高棚内的光照强度和温度。病虫防控时优先采用烟雾剂和粉尘剂,使用常温烟雾机、弥粉机和臭氧发生器等新型植保设备,减少施药带来的湿度增加。
  3.做好低温期水肥管理。低温连阴天尽量不浇水,防沤根死苗。低温期根系生长缓慢,可施用腐植酸或海藻酸肥,提高根系活性,促新叶长出。植株长势弱可喷施含糖类、氨基酸类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防冻剂)等,刺激叶片伸展,促植株生长,增强抗寒能力。
  (二)落实关键生产技术
  1.促根壮秧。增施优质堆肥,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采用高畦覆膜栽培和膜下灌溉技术,或在栽培畦间覆盖碎稻草、作物秸秆等吸湿材料,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
  2.合理密植。根据作物栽培种类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栽培密度,既要避免密度过高造成徒长和品质下降,也要避免密度过低而影响产量。
  3.防治病虫害。南方地区塑料大棚重点防治蚜虫、粉虱、蓟马、菜青虫、小菜蛾、跳甲等主要害虫和灰霉病、根腐病、青枯病、瓜类蔬菜霜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晚疫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等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可参照北方温室相关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水旱轮作的栽培模式,能有效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露地蔬菜
  (一)推广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可维持土壤肥力和促进土壤可持续利用。南方地区提倡利用冬闲田进行蔬菜生产,如“早稻-菜薹-菜薹”模式、“中稻-菜薹”模式、“早稻-晚稻/再生稻-菜薹”模式等,除菜薹外也可选择其他耐寒或喜凉蔬菜。
  (二)加强田间管理
  1.高垄栽培。高垄栽培可有效防止根部积水和冻害。极端低温天气发生时,要将中耕土培于蔬菜根旁,防止根系被冻伤。
  2.合理施肥。定植前施用足量腐熟有机肥和适量复合肥,肥料均匀撒施并旋耕起垄。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以防幼苗徒长,可待果菜第一果(瓜)进入膨大期或叶菜的茎叶开始迅速生长时,再适当增加肥水。对发生冻害或冷害的植株,可喷施1次螯合态氨基酸镁钙水剂,提高抵抗能力,恢复作物生长,配合施用腐植酸或海藻酸肥,提高根系活性,促长新叶。
  3.科学灌溉。寒潮侵袭前,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浇灌,增加土壤热容量,减缓降温速度,缓解低温的影响。寒潮或者雨雪前后,露地蔬菜要及时清沟理墒,防止田间积水。
  (三)增加覆盖保温
  可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稻草等覆盖材料进行直接覆盖防寒,或搭建小拱棚进行覆盖,也可在行间撒施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秸秆或腐熟的牛粪、鸡粪等,提高蔬菜的抗寒能力。在寒潮或雨雪来袭前,要加强遮掩覆盖,延缓冻融过程,防止蔬菜发生冻害。
  (四)加强病虫害预防
  冬季蔬菜病虫害相对较少,但仍要注意预防。定期巡查菜园,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减少病虫害的传染源。如有病虫害发生,应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
□全国农技推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