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甘南牦牛收入 国家家畜基因库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21日版次:07
  近日,伴随着第37头甘南牦牛小牛犊“哞”地一声,挣脱束缚冲向场舍,作为国家级159个保护品种的最后一个畜禽甘南牦牛遗传材料完成采集入库,标志着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畜禽遗传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要最大限度地增加畜禽遗传多样性,就需要建立畜禽基因库,并完整保存且有效利用优良畜禽品种资源,是我国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条件之一。甘南牦牛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地区,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能适应当地高寒牧区开阔的高山、亚高山草甸和灌丛草甸草原生态环境的地方牦牛品种,其形成历史悠久,血统来源基本相同,属青藏高原型牦牛的一个类群。在当地经长期纯种繁育,具有基本一致的独特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
  根据2017年农业部第2061号公告,全国共有159个保护品种,其中甘肃列入八眉猪、藏猪(合作猪)、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岔口驿马、静原鸡8个品种,甘南牦牛作为其中之一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21年在甘南州建设了国家级甘南牦牛保种场,目前组建核心群6个,存栏1312头。保种场主要开展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工作,近三年累计推广季节性借配种公牛150头,配送种公牛142头、母牛120头,为周边群众和养殖场提供了优秀种用甘南牦牛,提高了牧民的养殖效益。
□张云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