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新疆图木舒克33万亩红枣迎丰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21日版次:08

  枣农用风机将枯枝落叶吹散。

  金秋时节,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辖区成片的枣园内,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在耀眼的阳光下,宛如一颗颗红宝石,不时飘来阵阵枣香。
  今年,图木舒克市红枣种植面积达33.57万亩。产量如何稳定?质量如何保障?加工销售如何进行?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进红枣收获第一线。
稳定红枣产量
  在图木舒克市海安镇十二连种植户王振华的枣园里,抢眼的“吊干枣”挂满枝头。枣农用木杆轻轻敲打着树枝,红枣纷纷从枝头脱落。为加快红枣收获速度,枣农还利用风机等工具将枯枝落叶吹散,便于后续的收集、装箱。
  今年是王振华种植枣树的第7年。他告诉笔者:“今年种了40亩红枣,已经在树上自然吊干成熟,口感特别紧实,比去年的还要甜。亩产大概在800公斤,今年能产30多吨。”
  “吊干枣”的种植往往依赖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图木舒克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充足的光照及沙质土壤条件下种植的红枣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上乘,大面积的红枣树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结构等生态作用。
  海安镇十二连“两委”成员姜涛介绍:“‘吊干枣’是红枣成熟后继续挂在树上,充分吸收营养,自然风干,避免了采摘后二次加工和营养流失。我们种植的‘吊干枣’很受大家的喜欢。”
  “因为红枣的品质不错,每年我们拉到晾晒场晾晒之后,来收购的客商特别多,所以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王振华表示。
瞄准市场需求
  红枣产业是图木舒克市前海镇的优势产业。该镇逐年加大力度,延伸和拓展红枣产业链,鼓励、支持辖区红枣企业从红枣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码”。
  前海镇现有可收获红枣种植面积6.5万亩,预测红枣产量在5万吨左右。今年,该镇用好援疆资金,新建设红枣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依托该镇及地方周边乡镇丰富的林果业资源优势,配套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形成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立体化市场配置,以此带动红枣种植、贮藏、运输、销售各业的升级发展,扩大销售市场,增加红枣等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果农的收入。
  眼下,图木舒克市夏河镇2.2万余亩红枣也进入全面采收期。位于该镇的图木舒克市绿糖心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工厂开足马力,忙着收购加工。
  该镇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种植户在红枣销售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稳定了红枣市场价格,还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种植户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今年,图木舒克市绿糖心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生产量,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做精产品和创意包装,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网络渠道销售,让更多人了解购买“绿糖心”优质的图木舒克冬枣。
保障红枣质量
  为保障辖区红枣质量安全,提高红枣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图木舒克市建立健全红枣检验检测体系,依托该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检验资质,设立食品安全速测点,在红枣收购销售期,有组织分批次全覆盖检测红枣样品。
  “我们对辖区红枣农药残留量以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目前,所有批次红枣检验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图木舒克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检验员阿不都艾力木·外力说。
  红枣收获以来,食品药品检验所组织专业检测人员通过先进的高精尖大型仪器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方法,重点对田间地头采集的样品进行全方位检测,对红枣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进行严格技术把关,保证红枣的食用安全性。
  近年来,新疆图木舒克市不断健全延伸红枣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按照“统一采摘、集中晾晒、统一加工、统一包装、优质优价”的原则,坚持把红枣品质优、品牌强、市场大作为红枣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开拓“兵团红”“图木舒克冬枣”等区域品牌市场,提升品牌质效,增加职工群众收入。
  广东消费帮扶联盟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分盟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分盟“做好广东省与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消费帮扶的‘连接器’、‘疆品南下,粤品北上’工作的‘助推器’、新疆特色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作用,与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驻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作队密切配合,主动联系广东客商,早日让广东人民尝到质优价廉的兵团人生产的红枣,助推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黄叙浩 张冠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