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套路”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2月03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日,带货主播“麦琪啦”在直播间销售保健品违规宣传一事引发关注。近年来,直播间的保健品已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不少老人“一边上网,一边上当”,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和钱财,也面临健康风险。为吸引“客户”、提升黏性,不少保健品直播会“环环相扣”设陷阱。(11月30日新华社)
@彭紫涵:在直播带货快速兴起的背景下,带货主播的产品质量着实令人堪忧。博主“麦琪啦”,营造独立的富婆形象,分享“成功学”鸡汤,实则吹嘘所卖产品,最终被平台处罚;“东北雨姐”红薯粉里没有红薯,打假人去打假被打,粉丝一夜之间取关200万;“陕西老乔”不仅售卖质量有问题的产品,而且在直播间辱骂粉丝,逐渐淡出网络。主播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塌房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无疑不是在警醒带货主播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不能因眼前的利益而去欺骗消费者。
带货主播无底线钻平台漏洞,平台更应加强监管。作为消费者,在进出带货直播间时,经常听到英文代指或将产品拆分成“那个,某,某什么”,这些特定话术都是带货主播为了规避平台审查和钻平台漏洞的举措。这也反映出平台在监管上的漏洞和不足,一些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利润,对带货主播的审核和管理不够严格,导致主播在违法违规的边缘疯狂试探,损害消费者权益。因此,平台如若继续监管不力,不仅助长带货主播的嚣张气焰,而且加剧市场的混乱和消费者的不满。
@孟哲:平台作为直播的载体,应承担起主体责任,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加强对直播带货的监管,对直播带货的人员和内容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及时筛查、屏蔽、下架、关停这种“坑老”直播。
家庭和社会应给予中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子女应该与父母多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辨别真假。同时,社区街道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中老年人普及网络知识和防骗技巧,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获取科学的养生知识和方法,提高其对新型网络诈骗手段的认识和防范能力。让中老年人明白,网络直播并非万能。
@罗志华:应对直播间花式“坑老”,老年人自己要做防骗的第一责任人。掌握更多医学与养生知识、消除爱占便宜和喜欢跟风消费等心理,就能最大限度地让自己免于受骗。监管则要加大物力人力投入,尤其要注重方式更新迭代,通过不断完善,构建契合互联网时代的监管体系。
当前直播行业发展迅猛,直播带货也成为重要的商品销售渠道,这些新事物既能用于正道,也难免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尤其要看到,直播间出现的新型“坑老”现象还没有被民众所熟知,尚未形成一定的“群体免疫力”,民众尤其是老年人更易上当受骗。强化宣传力度,尽早揭开直播间各类花式“坑老”的面纱,且各种监督力量相互协作,探索并形成科学严密的监管“定式”,才能让更多老年人免受直播间“坑老”的伤害。
上一篇:
“肉价随礼”彰显淳朴民风的生命力
下一篇:
农村养女防老成趋势 传男不传女也该变了
上一篇:
“肉价随礼”彰显淳朴民风的生命力
下一篇:
农村养女防老成趋势 传男不传女也该变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