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挑花眼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07日版次:12
  单位有个1990年生的男同事,家里不差钱。前几年家里动迁,据说按拆迁标准,如果他是结婚身份,就会多分给他一套房,一套房价值好几百万元。父母亲苦口婆心又威逼利诱,说你结婚吧。他说我和谁结婚,没合适的。哪怕是为了房子,他还是毫不妥协,搞得父母亲差点和他断绝关系了,但他的执拗还是无法改变。一番闹腾后,最后他还是没有结婚,自然也没有多分到一套房。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这几年,也看到他时不时约女孩子,却始终到不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这一晃就到了眼前,一起吃早饭,我说你都33岁了,还没什么打算可不行呀。他爽朗一笑说,我不急。他倒是一脸轻松,家里动迁房三四套,钱也有,感觉是随时可以结婚,又似乎遥遥无期。
  还有个同事,也是1990年生,家庭条件没前一个好,和父母同住一个房,长相一般般,工作也一般般。要求倒是不低,只谈本地女孩子。问他为什么,他说就是不想谈。他谈过几个本地女孩子,有一次下班在办公室还好一番不一样的衣着,还没开口问他,他自己说了,约了个女孩子,在人民广场见面。那不是挺好,赶紧去吧。不不,还太早,约了6点,我提前5分钟到就可以了。居然还有这个讲究啊,不是应该越早越好吗?不不,太早了会让女孩子觉得太迫切,以后要真谈起来就没主动权了。看他年轻,脑子里条条框框的想法倒是挺多的。第二天问他怎么样,他闷闷地坐在位子上,闷闷地说不怎么样,女孩子长得太一般了,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这时光呢,就是不管你想不想,它都在往前走。
  这一走呢,他的年纪不期然也过了30岁大关。那次,有个年长女同事说他,不要挑了,也不一定要上海女孩子,差不多就行了吧,你也这岁数了。
  他默然好一会,然后笑笑,没说话。
  还有个1993年的女同事,几年前大家就给她介绍单位里的未婚男同事。这个小郑怎么样?不行不行呀。这个小苏呢?也不行。小黄小李呢?不行不行。说了一大圈,她没一个觉得好的。倒是有一天,她坐电梯上来,低声对另一个女同事说,我看到电梯里有个男孩子,可高可帅了,从三楼出去的。女同事也是那种个儿高的那种。另一个女同事马上心领神会,问清楚那个男孩子的体貌特征,转而看向我说,你楼里熟,这个任务交给你了。我一番查找,人倒是找到了,可人家结婚几年,孩子都两三岁了……
  期间她也不是没谈过,有次在单位附近的商场看到她和一个男孩子闲逛,人和她差不多高,也很踏实的那种。她后来和我们说话时还有些嫌弃,说是家里人硬要她谈的。我们说她,看着不是挺好吗?她摇摇头,不说话了。
  过段时间再问她进展,她说分手了。这就分手了呀?话到嘴边,我还是生生地咽了下去。
  前几天再看她,想想今年也30岁了,她倒是主动说,哥,帮我介绍个好男孩吧。我看了她一眼,摇摇头说还真没有。
  想到一位年长同事说的,我们那时候呀,按着介绍人说的地方去了,就见到了她,也谈不上喜欢,看着顺眼就行。两个人在附近的公园兜了一圈饿了,就一起吃了个饭,期间又见了几次面,后来就领了个证,再后来就一起生活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感觉也挺好。   □崔立

上一篇: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