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年轻干部“早节不保”
信仰缺失和监管缺位惹的祸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2月10日
版次:
02
今年以来,多名“90后”年轻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近,又有三名“90后”干部被曝出问题。其中,江西宜黄县南源乡党委书记黄祖骏、江西赣江新区新祺周管理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倪仁杰以及四川甘孜得荣县奔都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马小辉均因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这些年轻干部大多具有大学学历,曾在多个政府部门任职。
年轻干部“早节不保”,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一些年轻干部未能经受住考验,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所迷惑,迷失了方向。他们或许认为青春就是资本,可以肆意挥霍;或许认为身处基层,山高皇帝远,可以逃避监督;更有甚者,将手中的权力视为私有财产,肆意滥用。然而,他们忘记了,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除了信仰缺失,制度缺位也是导致年轻干部“早节不保”的重要原因。一些单位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管理不够严格,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使得他们在面对诱惑时缺乏有效的约束。比如,今年8月被开除党籍的阿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原一级科员俄底比拉,就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多次挪用村集体资金用于线上线下赌博、购买体彩、归还个人贷款等,数额巨大。这反映出其所在单位在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使得他有机可乘。
面对年轻干部“早节不保”的严峻形势,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等闲视之。一是入职教育要“早”。新入职的年轻干部如同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此时,若能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刻的廉洁教育,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无疑将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廉洁基础。
二是日常管理要“细”。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到细枝末节。要建立健全干部日常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谈心谈话、民主测评、家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干部群众参与监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是制度约束要“严”。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要针对年轻干部的特点,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明确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同时,要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年轻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四是文化滋养要“深”。文化是滋养人心的甘露。要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文化,通过举办廉洁书画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廉洁文化渗透到年轻干部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之路关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有关方面不能容忍任何一名年轻干部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更不能让“早节不保”成为常态。趁“早”应对,是对年轻干部最大的负责,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最深的忠诚。
(作者:萧飞,时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反浪费”
上一篇:
下一篇:
“反浪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