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海涛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12日版次:12
| 诗歌赏析 |
  多少个夜晚
我听到大海的轻涛细浪
拍打柔和的海滩,
抒出了一阵阵温情的
轻声款语。

仿佛从消逝的岁月里
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
掠过我的记忆的脑海
发出袅袅不断的
回音。

仿佛海鸥
悠长低徊的啼声;
或许是
鸟儿向平原飞翔
迎接旖旎的春光
婉转的欢唱。


与我——
在那难忘的年月
伴随这海涛的悄声碎语
曾是何等亲密相爱。

啊,我多么希望
我的怀念的回音
像这茫茫黑夜里
大海的轻涛细浪
飘然来到你的身旁。

□〔意大利〕 夸西莫多
  【赏析】
  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著名诗人,隐逸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从14岁时开始诗歌创作,195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消逝的笛音》《新诗》《日复一日》等。
  夸西莫多是继蒙塔莱和翁加雷蒂之后著名的“隐逸派”诗人之一,“隐逸派”是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盛行于意大利诗坛的一个流派,这一流派结合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以及意大利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隐逸派”诗人大多聚焦于内心的表达和精神层面的刻画,而尽可能地回避现实。
  夸西莫多早期的诗集大多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在表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的同时,也表达这自身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而开展抵抗运动后,夸西莫多的诗歌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情感领域,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动荡的社会与政治,更多地表达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愁,也因目睹战事而更多地关注人类的生死的思考。
  夸西莫多极其善于利用象征和联想的手法,他的诗歌中不仅仅存在草、树、死水、四季等常见的意象,还存在着类似沤烂的木头、深井、哭泣的妇人、无名的死尸等具有恐怖气息的意象,将其深沉痛苦的基调直接地展现出来,同时表达出对故乡的怀念、自身的孤独,以及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痛苦。
  本诗是夸西莫多的代表作,选自诗集《日复一日》。
  诗人在诗中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氛围,通过诸多美妙的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并在这种氛围中将自己的思绪解放出来,任其自由地发挥,展开无限的遐想。在诗的高潮,诗人开始独白式的抒情,用吟唱的语调来抒发自己最真切直白的情感,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这种真挚、淳朴、简洁并蕴含着音乐美的诗歌特点成为了夸西莫多隐逸派风格的最大特征。       □偶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