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人草大战”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2月26日
版次:
02
12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求主干道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引发舆情。国家监委派员暗访、现场督办,严肃处理信阳市副市长、息县县委书记等9人,并在全国公开通报。
形式主义,这个看似无害的词汇,实则如同蛀虫般侵蚀着政府机关的肌体,损害着政府的公信力。它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以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着空洞无物的本质。在息县的这场“人草大战”中,形式主义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主干道两侧,杂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留茬高度严格控制在10厘米左右,仿佛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精心雕琢。然而,这种表面的光鲜却掩盖不了背后的丑陋——村内环境脏乱差,背街小巷更是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种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做法,无疑是对形式主义最生动的诠释。
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绝,根源在于某些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政绩,本是衡量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但在一些人眼中,却成了追求个人荣誉、升迁资本的代名词。他们忘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忘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只想着如何在上级面前露脸、如何在群众面前显摆。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公然弄虚作假,以求在政绩考核中脱颖而出。
然而,这种扭曲的政绩观注定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它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旦真相大白,这些所谓的“政绩”就会成为笑柄,甚至成为领导干部职业生涯中的污点。正如古语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会为虚假政绩买单,更不会为形式主义鼓掌。
在这场“人草大战”中,我们看到了形式主义的危害,也看到了扭曲政绩观的恶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国家监委重拳出击、整治不正之风的决心和行动。从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到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从完善惩戒机制到强化监督纠治,国家监委正在用实际行动为基层减负、为群众解忧。
然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摒弃那些过于注重表面成绩和短期效果的考核指标,转而关注工作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性和扭曲政绩观的愚蠢性。毕竟,真正的政绩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而是实实在在、惠及民生的实绩。
“人草大战”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却是深刻的。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侵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我们要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作者:黄思成,媒体人)
上一篇:
下一篇:
“造假”
上一篇:
下一篇:
“造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