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全国首份向日葵分子标记行业标准通过审查

为植物品种权精准授权、打假与维权提供标准手段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28日版次:09
  好不容易研发出一个新种子,却败给仿种子,一直是国内种业创新之痛。日前,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第二次标准审查会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制定的全国首份向日葵分子标记行业标准《向日葵品种及其实质性派生品种MNP分子标记法》顺利通过审查,让仿种子和假种子无处遁逃。
  21世纪初,我国逐步从国外引进向日葵杂交品种,通过20余年努力,改良及培育出一批高产抗逆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但向日葵种质资源积累有限、遗传背景相似、选育目标性状相对统一、育种技术单一,造成一品多名、套牌、仿性修饰性品种泛滥,仿种子现象屡禁不止。
  “MNP(多核苷酸多态性)分子标记法是一种新型分子鉴定技术,标记检测准确率达到99.98%以上,为植物品种权精准授权、打假与维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标准手段,有助于规范种业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提升我国种业育种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巴彦淖尔市农科所新品种测试中心副主任杨钦方介绍。
  2021年至今,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仿种子问题治理,利用准确高效的分子鉴定技术,结合田间表型鉴定,已陆续撤销6批合计1413个向日葵品种。 
  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于海峰说:“这份行业标准对我国向日葵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选用648份向日葵品种,对筛选的522个MNP标记进行了品种区分能力的评价,利用重现性实验验证了MNP标记分型的准确性,在充分征求国内育种、生产、检测检验等相关领域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科学、现实状况、未来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向日葵品种鉴定和实质性派生关系的判定阈值。
  向日葵是世界上第四大油料作物。内蒙古年种植向日葵近800万亩,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巴彦淖尔市年种植向日葵400万亩,占内蒙古50%以上,占全国25%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种植基地。      □据农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