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远处的青山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1月02日
版次:
12
让青山能够永远充满青草芳华。 视觉中国供图
| 经典赏析 |
《远处的青山》是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一篇散文,他曾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开篇写道:“不仅仅是在这刚刚过去的三月里(但已恍同隔世),在一个充满痛苦的日子——德国发动它最后一次总攻后的那个星期天,我还登上过这座青山吗?正是那个阳光和煦的美好天气,南坡上的野茴香浓郁扑鼻,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我俯身草上,暖着面颊,一边因为那新的恐怖而寻找安慰,这进攻发生在连续四年的战祸之后,益发显得酷烈出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作者来到了当初的战场,虽时隔不久,却恍若隔世。昔日那些隆隆炮声和滚滚硝烟已经消逝,只有远处的青山还没有任何变化,依旧那样葱葱郁郁,在明媚的阳光下花开遍地,绿意盎然。四周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安逸祥和的氛围,使人忘却了结束不久的战争。但是这也只不过是暂时的安逸,因为尚有许多关于战争的记忆存在,让人不由地担忧起来,害怕这和谐平静的美景再次被战火摧毁。
他在文中说:“在这座青山之上,我对战争与和平的区别也认识得比往常更加透彻。在我们的一般生活当中,一切几乎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我们并没有领得更多的奶油或更多的汽油,战争的外衣与装备还笼罩着我们,报刊杂志上还充溢着敌意仇恨;但是在精神情绪上我们确已感到了巨大差别,那久病之后逐渐死去还是逐渐恢复的巨大差别。”
作者缅怀战争之前的和平,希望在经历了这样的浩劫后,人们能够珍惜和平的时光,开始新的生活,忘却对立和偏见,抛下仇恨和敌视。虽然人们还尚未从战争的阴霾中完全走出来,还有一些景象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但是作者还是希望在这片天空之下生活的人们能够停止战争,希望人们既不要像闭门幽居的艺术家那样选择逃避,也不要像传唱《投入战斗!》的人们那样鼓吹战争,而是应该将美与仁爱播撒到每一寸土地,让青山能够永远充满青草芳华。
作者从“青山”这一隅见全局,以“远处的青山”来比喻来之不易的和平,希望人们能够好好地保护它,永远终止战争,体现了作者伟大的和平主义情怀。
“这是四年零四个月以来我再没有领略过的快乐,现在我躺在草地上,听任思想自由飞翔,那安详如海面上轻轻袭来的和风,那幸福如这座青山上的晴光。”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描绘出一种和平的幸福,如青山上的晴光,给人温暖和希冀。 □偶数
上一篇:
诗体名称用“俳句”
下一篇:
诗是时代的尖兵
上一篇:
诗体名称用“俳句”
下一篇:
诗是时代的尖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