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男子突发颈椎病 手脚无力险瘫痪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1月07日版次:11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脊柱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来自偏远地区的40多岁患者阿光(化名),他因患有脊髓型颈椎病而导致四肢无力,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经过精细的手术和术后康复,阿光现已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阿光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一直强忍着颈部的不适坚持工作。然而,一次体力劳动后,他突然感到手脚莫名没有了力气,无法站立行走,甚至连最基本的吃饭都需要家人帮助。在当地医院检查后,他被诊断为“颈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情况已经非常严重。
  阿光和家人在焦急中四处求医问诊,最终经当地医院医生的介绍来到了广医二院脊柱外科任辉医博士的门诊。经过详细的专科检查,阿光被确诊为第二节颈椎离断、第一二节颈椎不稳定,且第二节颈椎椎体后方囊肿形成,囊肿压迫脊髓导致了四肢无力的症状。
  任辉博士指出,如果不及时干预,阿光的神经功能可能会逐渐丧失,甚至出现截瘫的情况。考虑到阿光的经济条件较为拮据,骨外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江晓兵决定在保证手术疗效的情况下采用最经济的手术方案为他实施手术。
  江晓兵主任带领团队医生为阿光实行了寰枢椎减压内固定术。术后效果立竿见影,阿光的手脚力量在术后第2天左右就开始恢复,直到出院时已经可以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行走。一年后,阿光在当地医院复诊检查,发现椎管内的“瘤子”也消失了,他已经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江晓兵主任强调,颈椎病有多种类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不好惹的一种。阿光可能平时未能重视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导致椎管内囊肿形成,颈部脊髓受损。但他也是幸运的,通过及时的手术固定寰枢椎后,囊肿逐渐吸收,脊髓也不再受到压迫,症状得到逐步改善。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年轻化日趋明显。江晓兵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出现颈部疼痛与僵硬、手臂麻木或刺痛、头痛和头晕、手部无力或协调性下降、走路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予以重视。这些可能是颈椎在“求救”的信号,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广医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