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6版: 金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保险+期货”助力广东生猪产业稳健发展
95万头生猪获23亿元价值保障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1月11日
版次:
06
广东金融机构推出系列产品帮助养殖户挺过“猪周期”。
广东省不仅是生猪养殖大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农业生产提供价格风险保障。其中,“保险+期货”生猪重点项目共覆盖肇庆、梅州、揭阳等重点养殖区域,为近95万头生猪提供近23亿元的价值保障,在生猪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转移生猪价格风险
据了解,生猪价格“保险+期货”是农户或合作社、涉农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根据农产品期货价格开发的价格保险产品,将价格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同时向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转移自身承担的价格风险。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对期权进行复制,通过交易所的场内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
通过生猪价格“保险+期货”产品,不仅可以有效分散价格风险,助推生猪规模化生产;也有利于帮助客户对生猪价格做出合理判断,科学安排养殖,提高收入稳定性。
从国外经验来看,通过有效对冲价格风险是迈向规模化养殖的重要途径。对于养殖企业来说,为应对未来持续处于下行周期的生猪市场,需要尽可能对冲生猪价格下跌造成的收入损失、锁住养殖利润、锁定养殖成本,保持稳定经营,目前可以通过购买广东省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等险种来实现这一目标。
针对保费成本问题,借助于财政补贴,从根本上让养殖户接受价格保险,价格不再成为生产经营的扰乱因素。
提供多样化风险保障
为了有效应对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保障农户收益稳定,自2020年开始,阳光农险广东分公司就“保险+期货”工作多次展开探讨调研,开展“保险+期货”专业知识相关培训与宣讲,在广东多地开展政策性“保险+期货”项目,近两年累计保费规模约600万元。2023年,在江门、清远和肇庆市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为养殖户超2.5万头生猪提供价格保险,为养殖户提供多样化风险保障,提高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作为最早一批于广东省开展生猪价格保险的企业,广东人保财险在2021年就与广东正邦开展商业性生猪价格保险项目,获得了超过350%的赔付率。政策性价格保险方面,该公司已连续两年通过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专项及分散项目,并助推省内四个地市出台期货保险财政补贴政策。2022年,广东人保财险分别在揭阳市、梅州市、肇庆市落地“大商所农民保障计划”生猪专项项目、在汕头市、揭阳市、茂名市落地“大商所农民保障计划”养殖分散项目,共计承保62万头生猪,农户自缴赔付率均超过200%。
相较于高风险的传统型生猪价格保险,生猪“保险+期货”充分利用了生猪期货的再保险功能,有效转嫁了保险公司面临的承保风险,提升保险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
2022年,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申报的肇庆生猪专项项目入围“大商所农保计划”。从肇庆全市来看,截至2023年12月28日,“2023大商所农保计划”生猪重点项目共有57户养殖企业和农户投保该项目保险,其中财政补贴资金合计693.77万元、引入大商所补贴资金556.59万元,累计减轻农户资金压力1250.36万元,共为肇庆市57户养殖企业/农户的327557头猪及47.27万羽蛋鸡提供超5亿元价格风险保障,最终为养殖企业和农户共计挽回因价格波动造成的经济损失1754.95万元。
助养殖户挺过“猪周期”
长期以来,“猪周期”难题一直困扰着生猪产业链各环节稳定发展。为帮助梅州养殖户有效应对市场风险,2022年,中华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联合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在梅州市丰顺县、五华县落地了广东省首单生猪养殖利润指数保险,为养殖户提供了184万元的生猪养殖利润风险保障。本次项目创新将生猪期货价格与饲料期货价格进行组合,一旦受到生猪、饲料任一价格因素的影响,导致计算出的生猪养殖利润指数结算值低于承保约定的生猪养殖利润目标值时,农户即可享受理赔。
同年7月,国寿财险汕头中心支公司与广东德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汕头市政策性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保单,为其养殖场内5000头生猪提供1260万元风险保障。该产品最大特点是采用保险期间内平均收盘价作为生猪实际价格参照,有利于减少偶然突发因素的影响,且与农户的实际损失情况通常更加一致。
随着生猪产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下不断面临挑战,“保险+期货”综合性风险管理项目显示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解决农户传统保险产品不能覆盖的市场风险,也有助于减少养殖亏损、稳定养殖收入,还为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南方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渔担贷”助力扩大规模 “价格险”兜底抵御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渔担贷”助力扩大规模 “价格险”兜底抵御风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