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家庭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起塘鱼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1月21日
版次:
12
儿时,年关将近,村里鱼塘常开塘起鱼庆祝新年到来。
起鱼前几天,鱼塘主便会在村里大喇叭里广播,提醒村民们去看热闹,再买些鱼过新年。
起鱼头天晚上,师傅们便开始给池塘抽水。第二天早上七八点钟,广播会再次播告起鱼通知。我家住在鱼塘边上,因“近水楼台”之便,我总能及时看到起鱼盛况。只见池塘岸边、斜坡上里三层、外三层挤挤挨挨,围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小孩子们见缝插针地穿梭在大人腿边,有的被家人高高地架在脖子上,想方设法地看“直播”。
此时,塘水已处于较低水位,岸边摆放有十几个大桶。捞鱼师傅们穿着特制的连体橡胶衣操作,从三个方向着手,一起协作,拉起塘中预敷设的渔网,开启“收网”工作。师傅们一齐将鱼往石板桥方向聚拢。网中鱼儿翻腾雀跃,时而水花四溅,时而甩师傅们一身泥,仿佛它们正在和师傅们嬉戏。一条条鲜活的大鱼腾空跃起,激起人群阵阵欢呼,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瞧,那条大鲤鱼少说有五斤!”“可不是嘛,你看那个花鲢,多活脱!”“哇,那是草鱼吧,可以回去做烤鱼吃。”“是啊,是啊,好像还有河蚌呢,可以烧汤!”人群中,有孩子喊道:“爸爸,我要再走近些看看!”还有一直嚷嚷着“奶奶,我中午要吃鱼”的顽皮孩童,逗得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露出仅有的几颗牙齿,一个劲地应承:“好,好,都依你!”
师傅们拿来桶,将一条条鱼连抓带抱地放入桶中,也顾不得脸上、头发上的泥浆了,干得热火朝天。随着一个个桶往返于石板桥与水中,岸上的鱼桶排排分布、满满当当,青鱼、草鱼、鲤鱼、黑鱼、花鲢应有尽有。上前观看的人们,即使一个疏忽被鱼儿撅起尾巴扫了一身泥也不气恼,鱼塘主家人的脸上更是笑容可掬。待到塘中水快被抽干时,师傅们便拿起渔网开始“查漏补缺”,塘泥里蜿蜒着的一条条“泥鳅”“黄鳝”,还有些小鱼、小虾、小蚌,总能被火眼金睛的师傅们找到。此时,淘气的孩子们也会拿出自己平日玩耍的小网兜来凑个热闹,帮帮忙。
到了晌午时分,便开启了卖鱼模式。平时节俭的村民都纷纷“豪奢”起来,将大鱼成双成对地买回家,再搭些小虾、小蚌图个“全全美美”。泥鳅、黑鱼因刺少,很受家中有孩子的人欢迎,大姑娘、小媳妇们喜欢买鲫鱼、草鱼回去烧汤或烤着吃。若是碰到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一下选了好几条鲤鱼,年长的大叔便心领神会地打趣:“送给老丈人的吧,新女婿!”小伙则露出羞涩的笑容,应道:“鲤鱼跃龙门嘛,好兆头,新气象!”众人也都跟着乐起来。擅长厨艺的大婶们还会买小鱼回去做鱼干。不一会儿,十几筐鱼便卖了大半,大家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
□徐志荣
上一篇:
下一篇:
父亲循着年俗过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父亲循着年俗过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