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年鱼”风起 广东多地推动水产礼品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1月23日版次:10

  苏丹鱼,又名“皇帝鱼”。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振兴

  随着春节的临近,又到了广东“年鱼”抢滩上市的时节。年鱼的丰收成为了餐桌上的亮丽风景线。在佛山、珠海、汕头等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科技创新与品牌打造,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经营方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让年鱼“游”出了特色,“游”向了全国。
引进特色“皇帝鱼”品种
  苏丹鱼,又名“皇帝鱼”,因成鱼身上有十多条黄色的竖纹犹如“黄袍加身”而得名。三水作为苏丹鱼的主要产地之一,于2015年实现规模化养殖,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养殖经验,培育出品质上乘的苏丹鱼产品,年产量高达1900吨左右。
  作为乐平镇特色手信“中国鱼宴”礼包的生产企业,佛山市渔江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渔江汇”)于2016年在三水正式开启苏丹鱼苗的养殖之旅,年产量稳定在几百万尾。
  渔江汇创始人何忠杰表示,渔江汇通过“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乐平镇上游合作农户超过50户,带动水产养殖面积超过1000亩。同时,依托现有产业资源,在区、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渔江汇还积极推动水产礼品化,推出“中国鱼宴”礼包,打造乐平渔业手信,使渔业产业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
  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三水区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农业品牌创建行动,加快创建水产品强区,全力将三水区水产品牌打造成一张行销全国的璀璨“金名片”。
  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三水通过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深化产业项目联农带农、健全服务体系、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户增收。形成“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合作模式,利用产业协会收集市场信息。提供农用物资,探索订单农业,支持农产品销售,帮助开拓电商直播等销售渠道,目前已带动6000多户水产养殖户增收。
打造“鲜爽妃”品牌
  近年来,随着脆肉罗非鱼饲料研发和规模化养殖的成功,脆肉罗非鱼(业内简称为“脆非”)一跃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新宠,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供不应求。
  随着养殖量的扩大、供应链日趋稳定,脆肉罗非正走出珠三角,走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场。
  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东滘村党总支书记卢苇一直在思考,罗非鱼养殖较多,但存在广而散的现象,难以形成特色品牌。怎样才能推进罗非鱼品牌建设?
  经过多次外出调研,卢苇发现斗门区甚至珠海市少有人养殖特色品种——脆肉罗非鱼。卢苇跃跃欲试,把脆肉罗非鱼品种引入斗门,牵头成立东滘村明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设立“鲜爽妃”脆肉罗非鱼品牌。
  在汕头市汇广元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样展现出了特色品种养殖的魅力。合作社凭借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和稳定的供应链,成为了汕头市水产养殖产业的佼佼者。他们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不断提升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该合作社是汕头市水产养殖产业规模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合作社水产养殖基地面积2000多亩,年营业额680万元,净收益60多万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