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让农民家门口增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2月27日版次:02
| 农讲所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正式发布,“发展县域富民产业”首次独立成章。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文件释放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信号和关键词,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
  作为“城尾乡头”,上接城、下接村的县域是中国的基本单元。目前,全国2844个县级行政区土地面积占全国90%、常住人口占全国一半以上、生产总值占全国四成,可谓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筋骨经脉。以县城为代表的中小城镇集聚能力正日益增强,县域内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各地在实践中已有不少成功经验。以湖北洪湖为例,今年春节后一个月内还被“哪吒”意外“促销”51%,预计2025年莲藕产业综合产值将达到150亿元,让乡亲们更好地实现在家门口致富。
  县域融合发展高效必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衡布局。常住人口仅80多万的江苏省县级市太仓,抓住了德企建厂的产业机遇,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在中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和商贸港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如今,太仓全域一体推进“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目标,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公交,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发展,“大病医保”成为国家医保新政蓝本……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当地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显著,让乡亲们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县域经济的广阔发展空间本身就蕴藏着消费新场景、新市场、新机遇。一方面,县域市场消费需求旺盛,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增至3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66729亿元,增长4.3%,增速高出城镇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县域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数字化、品质化等可喜特征。借助数字技术和新基建发展,加快县域产业发展和商业体系建设,将更广泛地整合城乡各类资源要素,在更深程度上把城乡生产和消费结合起来,激发更多农村消费活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带动乡村加快现代化步伐。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背景下,只有立足县域特色、立足富民产业,才能让乡亲们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才能从全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最终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张文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