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诸暨桔槔井灌:田间古井星罗棋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2月27日版次:11

  村民使用桔槔提水灌田。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诸暨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
  整个工程以众多古井为水源核心。据统计,在赵家镇的泉畈村、花明泉村、赵家村等区域,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古井。这些古井形态各异,井口或方或圆,井深不一,最深可达数十米,它们星罗棋布于田间地头,宛如大地之眼。这些古井大都分布在村中近2000亩的古田畈中,构成了一个古井的世界,在全国堪称一绝。
  连接古井与农田的关键设施便是桔槔。
  桔槔,由一根竖立的木桩和一根横长的木杆组成,利用杠杆原理运作。木杆一端系着汲水的桶,另一端绑有重物。当人们下压汲水桶至井中盛满水后,借助另一端重物的重力,轻轻一抬,便能轻松将水从井底提升至地面,再引入沟渠,最终流入农田。这种设计巧妙利用了自然之力,既节省人力,又能高效完成灌溉任务,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日,其简单而实用的原理仍令人赞叹。
  纵横交错的沟渠系统如同人体脉络,将古井汲出的水精准输送到每一块农田。这些沟渠依地势而建,或宽或窄,或直或曲,在田间形成了完善的灌溉网络,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滋润,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
  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当地人还用提上来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2015年,诸暨桔槔井灌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当地政府与民众也积极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比如将桔槔井灌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亲身感受古老灌溉方式的魅力,既促进了文化传承,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钟鸣

上一篇:湛江百年大钟

下一篇:世说新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