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你不爱我也不怜悯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2月27日版次:12
| 诗歌赏析 |
  你不爱我也不怜悯我,
莫非我不够英俊?
你的手搭在我的肩上,
情欲使你茫然失神。

年轻多情的姑娘,对你
我既不鲁莽也不温存。
请告诉我,你喜欢过多少人?
记得多少人的手臂?多少人的 嘴唇?

我知道,那些已成为过眼云烟,
他们没触及过你的火焰,
你坐过许多人的膝头,
如今竟在我的身边。

你尽管眯起眼睛
去思念那一位情人,
须知我也沉浸在回忆里,
对你的爱并不算深。

不要把我们的关系视为命运,
它只不过是感情的冲动,
似我们这般萍水相逢,
微微一笑就各奔前程。

诚然,你将走自己的路,
消磨没有欢乐的时辰,
只是不要挑逗天真无邪的   少年,
只是不要撩拨他们的春心。

当你同别人在小巷里逗留,
倾吐着甜蜜的话语,
也许我也会在那儿漫步,
重又与你街头相遇。

你会依偎着别人的肩头,
脸儿微微地倾在一旁,
你会小声对我说:“晚上好!”
我回答说:“晚上好,姑娘。”
 
什么也引不起心的不安,
什么也唤不醒心的激动,
爱情不可能去了又来,
灰烬不会再烈火熊熊。
□〔俄罗斯〕 叶赛宁

【赏析】
  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人物。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叶赛宁代表作品《白桦》《莫斯科酒馆之音》《安娜·斯涅金娜》。
  叶赛宁的诗清新,干净,激越。他的早期创作的诗学首先是与民间创作传统联系在一起的。农民的生活风俗、传说、神话、宗教诗、民间抒情歌曲和谣曲,所有这些都进入叶赛宁的诗歌体系。梁赞平原纯朴的风情和自幼所受的教育积淀了他的传统文化心理,鲜活的民间词汇丰富了他的诗歌语言。他的创作源泉、诗歌主题都源自人民生活,源自故乡的大自然。他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农民诗人。
  美国作家弗兰克·麦吉尔这样评价他:“从某种意义上讲,叶赛宁个人的命运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俄国的象征。在他的一生中,他的祖国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国。过去的事物和正在涌现的事物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以及对革命所抱的众多希望的幻灭,都表现在叶赛宁的诗中。也许这就是他具有伟大感染力的秘密。叶赛宁不像马雅可夫斯基,他拒绝同十月革命妥协,而继续公开批评政府,从不像马雅可夫斯基那样,减弱自己的诗的活力。”
  这首《你不爱我也不怜悯我》是诗人在1925年12月4日创作的,半个月后诗人便自杀了。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曾经的爱人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诗人曾经抛弃了她,长久以来诗人心中都怀有深深的愧疚,所以将这首诗作为诀别诗送给了她。诗人在诗中用另外一个人的口吻对自己抛弃情人的行为进行了谴责,表达了诗人的愧疚之情。
  诗中讲述了一个曾经海誓山盟的爱情故事,但是故事的结局却并不是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而是另一段感情的开始。诗人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于朝三暮四者的批评和痛斥。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诗人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和生活化的语言,将强烈的感情倾向融入到诗句当中,看似与诗人毫不相关的言语其实都是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读者以深深的触动,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
   □偶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