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胆囊结石怎么办?内镜技术来保胆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01日版次:11
  近日,杨女士(化名)因胆囊多发结石频繁腹痛,其中最大结石直径超一厘米,曾考虑手术治疗但顾虑胆囊切除。不幸的是,她的病情恶化,胆总管结石引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面临感染性休克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张卫民主任团队迅速响应,组织多学科会诊,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成功解除胆道梗阻,次日即转危为安。
  在治疗过程中,张卫民团队了解到杨女士胆囊功能良好,符合内镜技术“保胆取石”的手术指征。经过全面评估,决定为她施行“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保胆取石术”。手术顺利,术后次日杨女士即恢复流质饮食,超声复查显示结石完全清除,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她感慨道:“既保住了胆囊,又避免了开刀,术后恢复还这么快!”
  传统保胆取石术存在术后腹腔粘连、胆囊功能受损及结石复发率高等弊端,而胆囊切除术虽能根治病灶,但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等长期并发症。
  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保胆取石术”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技术基于ERCP,通过单人经口胆道镜直视胆囊,精准清除结石,具有体表无瘢痕、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等优势。
  内镜技术通过自然腔道进入胆囊内操作,避免了传统手术在体表留下疤痕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创伤,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张卫民主任表示,内镜保胆取石术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医疗理念的革新,旨在根治疾病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器官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该技术适用于胆囊功能良好、有强烈保胆意愿的患者,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并制定个体化方案。内镜经口腔、食管、胃等自然腔道进入胆囊内,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疤痕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胆囊结石治疗方法。
□佟昊琛 王琛 朱钦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