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惠阳沙田东澳村打造“麒麟米”,提升大米价格

麒麟IP带农产品“出圈”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11日版次:05

  东澳村首创“惠积分·扬新风”制度。

  东澳村推出的麒麟米。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绮璇

  微风轻拂,油菜花泛起层层金黄的波浪,与远处错落有致的房屋、清澈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这里是惠阳区沙田镇东澳村。
  2024年,东澳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单,“麒麟IP”的破圈效应和“希望之田”的连片开发成为该村的一大特色。
  惠阳区紧扣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依据各村资源特色,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规划。其中,沙田镇凭借农业基础,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培育特色农产品,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科学布局,推动众多乡村迈向高质量发展。
人居环境整治纳入量化考核
  走进东澳村水韵公园,老人悠然打着太极,孩童快乐嬉戏追逐。如今的东澳村,房屋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洁,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满满。这一切,离不开一场“积分革命”。
  2020年起,东澳村首创“惠积分·扬新风”制度,将人居环境整治、志愿公益等纳入量化考核:庭院整洁得4分,主动清理公共区域垃圾加3分,每月得分前20%的家庭登上“红榜”,后10%则被列入“黑榜”。在村口积分兑换商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帮邻居扫落叶+0.5分”“门前三包达标+4分”等细节。
  “村民们日常积极整理村里卫生获得积分,然后到商店里就能兑换一些扫把、洗衣液、纸巾等生活用品。”东澳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运雄介绍,积分制推行以来,村内拆除危旧房屋1600平方米,清理沟渠池塘500余处,绿化覆盖率提升至85%。
  硬件升级同样大刀阔斧。东澳村善用外部资源,2023年争取区人大建议办理资金支持,将曾经的荒废树林变身为4000平方米的水韵公园,古荔枝林旁新建翰墨园,村道全部硬底化并安装仿古围栏。去年,村里通过外立面改造、加装小披檐等建设,让300栋农房换上灰瓦白墙的“新装”,与青翠稻田相映成趣。
撂荒农田化身拍照打卡地
  沿着栈道一路走过,600亩连片稻田如绿色地毯铺展至天际,油菜花田点缀其中。这片被村民称为“希望之田”的农业公园,曾是零散的撂荒地。
  东澳村通过“农户委托代耕”“集体代耕”等模式,将原有约140亩撂荒地复种上水稻,增设观光小径、秋千、路灯等设施,让撂荒农田化身打卡地,撂荒资源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东澳村还将百亩稻田与非遗麒麟文化深度融合。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该村顺势推出麒麟米,通过成立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带动村民致富。麒麟米的推出,不仅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还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此外,东澳村还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模式,实现适度规模化、机械化耕作,做稳一产,进一步挖掘农业产业潜能。
盘活非遗文化资源
  采青、踏七星、跌四角……东澳村的麒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2013年,“沙田镇舞麒麟”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东澳村积极盘活非遗文化资源,培育“麒麟IP+农产品”“麒麟IP+文创产品”两大特色产业。村里建起了麒麟文化馆,展示各种麒麟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了舞麒麟logo,推出了“麒智小子”“麒善妹妹”两大文化IP,满足了群众和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我们镇本身就有舞麒麟的习俗,寓意人寿多福。我们通过提炼麒麟IP形象、开创系列产品,赋能农产品的同时获得了不错的增收。”说起麒麟IP,沙田镇党委副书记欧阳心怡如数家珍。普通的大米在沙田镇价格大概4-5元,东澳村推出的麒麟米通过品质提升、口感改良以及文化赋能后,价格可提升到6.8元/斤。
  2023年开始,沙田镇在东澳村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惠阳区麒麟文化展演,运用“麒麟+”模式,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让非遗文化舞麒麟成为沙田文化自信展现的窗口,成为沙田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此外,东澳村还计划打造“麒麟大地和美东澳”研学实践基地,开发研学系统课程,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