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8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龙川种粮能手喜提农业装备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3月11日
版次:
08
获奖单位收获一批农用机械装备。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艳
人勤春早农事忙,奏响春耕新序曲。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双华村的广袤田野间,农户们往来穿梭,忙碌不停,呈现出一片“人机共舞”的热闹景象。3月7日上午,龙川县2025年春耕生产支农服务暨第一届春耕种粮大赛颁奖现场会在双华村举办。
龙川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70.6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丰产。龙川县委副书记、县长朱以威在发言中介绍,2024年,龙川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09亿元,增长5.0%,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3.19万亩、产量24.19万吨,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龙川农业现代化蓬勃发展,建设了3.27万亩高标准农田,创建24个“千亩方”示范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农”答卷。
发展农业技术,是龙川守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2024年,龙川积极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新型农业人才重点培育,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如今,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到21.98万千瓦,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70.66%。同时,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创建17个水稻“千亩方”,建立3个优质稻绿色高产高效“千亩方”,带动全县农业科技水平提升。
为守稳粮食安全“压舱石”,龙川县锐意创新,于2024年举办了第一届春耕种粮大赛,吸引了一批省级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村经济合作联社和强村公司积极参赛,在龙川县内掀起了一股种粮新风尚,大家摩拳擦掌,纷纷拿出“压箱底”的种粮法宝。
57个水稻生产主体参加春耕种粮大赛
赛事模式新颖,通过带田报名、选田报名等方式,统一水稻生产管理档案,对田块插牌锁定、定期检查,并进行机械实收测产,结合田间水稻播种期、成熟期、整体长势、品种、关键技术、田间管理情况等数据综合比拼。本次大赛共有57个水稻生产主体参赛,参赛面积达7000余亩。经过公正评审,分别评选出“丝苗米最佳产量奖”“普通水稻最佳产量奖”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另设撂荒复耕复种贡献奖9名,优秀组织奖4名,最佳农技人员8名。在双华村的颁奖现场,种粮能手们惊喜收获了一批农用机械装备。
“这次获得丝苗米产量一等奖,我们感到很荣幸,增强了继续种好粮食的信心。”来自麻布岗镇的龙川县伟程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伟富现场获颁一套农业无人机。他的参赛田亩产达到1200斤,对比往年有了明显提升,主要得益于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他表示,接下来将尽快组织开展无人机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撂荒复耕复种贡献奖的获奖者之一、龙川县细坳镇联平经济联合社负责人卢敏告诉记者:“种水稻还能拿奖,村民们都很积极。”该奖项另一位获奖者、龙川县丰稔镇启明农场的罗铭辉介绍道:“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指导我们种植,教我们科学管理,让丝苗米增产增量。产量上来了,撂荒地就能盘活了。”
谢彩霞负责的龙川县龙母镇众合粮食加工厂,这次获得了丝苗米最佳产量二等奖。在她看来,种了几十年地,头一次遇到种粮大赛,“非常兴奋,从2024年春耕以来就一心想着拓田增产、研究优质品种。”对于这次的奖品小型手扶收割机,谢彩霞爱不释手:“手扶收割机对于小田块很实用,一些转弯转角的收尾工作都靠它实现。种粮能拿奖,极大激发了我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火热的双华村,是龙川大地忙春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粮食安全的新形势、新任务,龙川牢守粮食安全底线,守好耕地红线,全面做好配套服务,以优异的成绩和创新的模式,扛起“产粮大县”的使命担当。
上一篇:
秧苗被淹可追补速效肥减轻涝害
下一篇:
广东冬种马铃薯 亩产再破万斤
上一篇:
秧苗被淹可追补速效肥减轻涝害
下一篇:
广东冬种马铃薯 亩产再破万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