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父亲爱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11日版次:12
  每次陪年逾八旬的父亲到公园散步,他总是一边走一边指着小路旁的各色树木,问我是否知道它们的名字。如果不知道,他就告诉我这棵树的学名和别名,然后开始讲解其成材特点,适于何种用途等。
  初春的一个周末,天气晴好,我便驱车带父亲到这个城市著名的翠屏公园散心。在开放式的以绿色为主的园林里,他随手指着一棵不很粗壮的树对我说:“这就是我和你说过的苦楝树,秋天它就能长出籽来,这种树以前在这里很少见,这两年似乎多了起来。我那年去郑州,就在人家的一个小花园里,拔了一棵尺把高的小树苗,回冀南老家种在了咱们的院子里,没过几年,村子里到处都是这种树了。”
  我连连点着头,他继续讲:“其实,苦楝树生长成材快,只不过有个苦字,从名字上大家感觉不是很好听。再比如槐树也是木质很好,但因为槐字右面是个鬼字,一般人家过去就不愿意种,当然这是迷信。”
  边走边聊,我仔细聆听着父亲如数家珍般给我讲解了公园里看到的泡桐、杨树、银杏。我喜欢这样和父亲说话,很惬意很轻松,在不知不觉间知道了不少有关树木的知识。父亲知树、懂树是有原因的:他是曾经真正学过徒的木匠,应该算是“科班出身”,所以,听他的讲解是既有专业性又有趣味性。父亲爱树,也爱种树。奶奶在世时,他每年都要回老家探望老人,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植树、护树。
  去年,老家的堂哥来办事,自从奶奶40年前去世后,就再没有回过老家的父亲,特别详尽地问起了村里村外的树怎么样了。堂哥若有所思地说:“刚刚包产到户那几年,村里人把东面大道上的树,陆续都砍光了,大概七八年前吧,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又重新种上了柳树苗,这两年也都长起来了,而您那些年在村里种下的苦楝树,还都好着呢,有时候,年岁大些的坐在树下抽旱烟、下象棋时,还会提起您来呢。”
  父亲那天显得很高兴,破例喝了一小杯白酒,坐在椅子上,把当年在乡下种树和教乡亲们种树的事情和我俩讲了很多。
  最后他说道:“做木匠活儿,过去我是一把好手,但现在和那时不一样了,从工艺到技术进步很快,工具也先进了不少,基本都是机械自动化了。但不管怎么变,这个树还得一天天长,植树造林也永远都要做,我和木材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你们看,光咱说的关于树的成语俗语,比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树大根深、独木不成林、榆木疙瘩等等,可不少吧。”
  还是想起了那个春日,当我和父亲爬到小山顶,在“揽翠亭”休息时,他望着满山的灌木、乔木,脸上满是慈祥的微笑。那一刻,我忽然感觉父亲早已不再挺拔的身躯高大了起来。  □清秋

下一篇:最好的玩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