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鼓励生育不能单靠发放育儿补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15日版次:02
  近日呼和浩特发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呼和浩特育儿补贴细则:一孩补贴1万,二孩补贴5万,三孩及以上补贴10万。(3月13日呼和浩特市卫健委网站)
  在这个“丁克族”渐增,单身人口庞大的时代,生育意愿低迷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人们不愿意生娃,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压力,更多的是对于生育后一系列问题的担忧。而呼和浩特市的这一政策,无疑是用真金白银来打破这种担忧,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来刺激生育。
  有人可能会说,一孩补贴1万是不是太多了?毕竟,一孩在很多家庭看来都是“刚需”。但我要说,正是这种观念,让生育支持政策在过去可能忽视了那部分对于生育一孩都存在顾虑的家庭。如今,呼和浩特市的政策将补助范围覆盖到了所有生育家庭,无论是一孩、二孩还是三孩,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补贴。这可以看作是对国家促进生育政策的积极响应。
  而二孩、三孩的补贴力度更是令人咋舌。5万和10万的补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笔钱,可以用来改善住房条件,可以用来支付托育费用,也可以用来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这样的政策,在为生育家庭减轻经济负担,让他们在生育的道路上更加从容不迫。
  当然,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的政策会不会导致“为了补贴而生”的现象出现?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生育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不是一笔简单的经济账。补贴只是政府对于生育家庭的一种支持和鼓励,而不是生育的唯一动力。真正决定生育意愿的,还是家庭对于生育的认识和态度。
  此外,呼和浩特市的这一政策,不只是对生育家庭的补贴,更是对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一种尝试。通过发放育儿补贴,政府营造了一种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让生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选择。这种氛围的形成,对于提升城市的生育率,吸引外来人才,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鼓励生育不能单靠发放育儿补贴这一种方式。政府还需要在女性生育假、托幼一体服务、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等方面下功夫,让生育家庭在生育后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育龄家庭的现实之忧,打消国人的生育顾虑,降低国人的生育成本。
(作者:杨潇,金融从业者)

下一篇:“坑老骗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