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3·15晚会曝光四大民生领域消费陷阱

动力电池报废后伪装成新电池流入市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18日版次:03
  除了央视的3·15晚会,今年广东的3·15晚会聚焦四大民生领域消费陷阱。
假机油的致命隐患
  发动机被称为汽车的“心脏”,而假机油正悄然成为这颗心脏的“毒药”。根据晚会调查,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仿冒大牌机油,例如“嘉实多极护”“美孚1号”等高端产品。这些假货通过伪造防伪码、仿制包装等手段迷惑消费者,甚至利用黑客技术篡改品牌防伪数据库,让扫码验真沦为一场骗局。
  长期使用这类假机油,轻则导致发动机积碳、动力下降,重则直接引发“拉缸”甚至报废。
翻新电池成“定时炸弹”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报废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而一条危险的灰色产业链正在暗中扩张。调查显示,大量废旧动力电池被无资质的小作坊低价回收后,通过暴力拆解、粗糙重组的方式“改头换面”,伪装成新电池流入市场。
  这些翻新产品打着“高容量”“长续航”的旗号,实则电芯老化、工艺粗劣,使用时极易引发短路、起火甚至爆炸。一些电动自行车维修店为牟利,将这类电池以低价卖给消费者,而受害者往往在电池续航骤减或突发事故后,才惊觉自己买到了“定时炸弹”。
小红书“种草”变“踩雷”
  “保税仓直发”“香港代购正品”……社交平台上,低价美妆的“种草帖”吸引无数消费者下单,然而光鲜宣传的背后,却是一条成熟的假货产销链条。晚会曝光,小红书部分店铺以“临期特价”为幌子,销售高仿大牌化妆品。一瓶专柜价1200元的海蓝之谜精粹水,在平台仅售88元,实为回收空瓶灌装假冒液体,通过红外光谱仪测试,液体成分的相似度可以达到97%,包装是真瓶子,液体成分也接近,消费者极难发觉。
  更夸张的是,部分商家与快递公司勾结,伪造“保税仓发货”物流信息,消费者扫码显示“正品溯源”,实则为虚假系统。数据显示,平台相关投诉超3000件,维权成功率不足1%。业内人士提醒,低于市场价3折的大牌美妆,90%为假货。
保健品推销套路深
  部分不法商家以“健康讲座”“免费体检”“送鸡蛋“为幌子,通过夸大病情、伪造检测报告等手段制造恐慌,再以“亲情牌”和“限时优惠”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
  这些产品往往披着“纳米技术”“量子医学”等伪科学外衣,实际成分不过是普通食品,甚至非法添加药物成分。有老人为购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耗尽积蓄,最终却发现毫无疗效,甚至因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南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