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天价的音乐鸡,荒诞的营销术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3月20日
版次:
02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其在上海某家餐厅花480元吃到半只鸡,店方还称鸡是“喝牛奶、听音乐长大的”,引发热议。记者致电广州葵园生态农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称,没有喝牛奶,但养鸡场里会放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让鸡情绪平静。(3月19日《扬子晚报》)
当“半只鸡卖480元”的新闻冲上热搜时,人们仿佛看见一只油光水滑的鸡正踩着古典乐的节拍,优雅地啜饮着牛奶。这场发生在上海滩的餐饮魔幻剧,撕开了现代消费社会最荒诞的切口——当资本将噱头包装成价值,当谎言被精心烹制成营销盛宴,那些老饕究竟是在为食材买单,还是在为虚构的故事付费?
餐厅的辩护词堪称当代商业话术的典范:所有菜品明码标价。这八个字如同一块免死金牌,将价格欺诈的指控轻轻拨落。但明码标价绝不意味着可以信口开河,将“听音乐喝牛奶”的童话作为定价依据,这无异于将消费者当作任人宰割的冤大头。若说明码标价是商业文明的底线,那么诚信经营才是其应有的底线。当餐厅用荒诞不经的养殖故事为高价背书时,实则是在用精美的谎话消解明码标价的严肃性。
广州葵园工作人员的回应戳破了这个美丽的泡沫:所谓喝牛奶纯属虚构,听音乐也不过是养鸡场的背景音乐。这让人不禁想起安徒生笔下那位穿着“新衣”的皇帝,餐厅精心编织的童话在事实面前化为透明的滑稽剧。更令人咋舌的是,供应商200元一只的鸡到了餐厅竟变成半只480元的天价,这中间的暴利远超合理范畴。餐饮行业合理的溢价空间,绝不应成为糊弄食客的温床。
消费者的愤怒源于被愚弄的屈辱感。涉事餐厅将养殖过程的细节无限放大,用诗意的描述替代品质标准,用情感共鸣替代价值判断。就像给普通鸡蛋贴上“初产蛋”“谷物蛋”的标签便身价倍增,餐饮行业正陷入一场集体性的概念狂欢。
餐饮消费本应是味蕾与文化的双重享受,而非智商与钱包的双重冒险。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天花乱坠的故事,而是透明可信的品质;不是故弄玄虚的噱头,而是货真价实的体验。此事沦为行业笑柄,这对所有餐饮从业者都是一个警醒。诚信经营才是最长久的营销,真材实料方为最硬核的竞争力。在这场荒诞的狂欢谢幕之后,愿市场能回归理性,让美食回归本真,让消费者不再为虚构的故事买单。
(作者:黄思成,媒体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消费维权”
上一篇:
下一篇:
“消费维权”
分享: